377.造不如买——中夏光刻机夭折始末(下)(2.6合1)(5/7)
王院长立刻笑眯眯地说道:
“学校对徐教授和团队成员到元亨工作是非常支持的。
徐教授,你们的光刻机项目就这么终止了也太过可惜,到需要的地方去发光发热也好。”
徐端颐没想到学校这么爽快地就要放人,这可是上百号研究人员呀!
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终却没说出口。
见状,张思明看明白了,徐端颐心里是有所顾虑,他直接说道:“徐教授,我们集团是诚心邀请,你要是有什么不放心的,现在就说出来,我肯定能给你个满意的答复。”
徐端颐见张思明说得诚恳,一咬牙,也将自己的顾虑说了出来:
“张总,我并不是怀疑元亨集团的实力,也不是质疑赵总想做好半导体的决心。
只是,做半导体企业和造光刻机还是不一样的,尤其在洪港建的还是制造芯片的晶圆厂,这就跟造设备的关系更远了。
说实话,国际上卖制造设备的厂家有很多,如果是想做企业的话,直接买人家的设备就行了,也不一定要自己造。
咱自己造,费时费力不说,就算造出来,可能也没有外国的先进。
企业还是要赚钱的,光刻机的技术太复杂,制造难度太高,一时半会看不到收益。
别说企业了,就是国家,这烧钱法也支撑不住。
在80年代初,国家正策变化,导致国家对电子工业变少,没了上面的经费支持,许多光刻机项目都终止了。
我们项目今年才停,已经算是很好的了,我其实不该抱怨什么了。
像是午汉的无线电元件三厂,曾经编写过《光刻掩模版的制造》这本书,他们厂有一段时间卖副食品去了。”
张思明语重心长地说道:
“徐教授,我明白你的顾虑。
我们赵总一直说,‘靠山山倒,靠树树摇,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虽说我们现在能买到进口设备,但并不是最先进的设备。
咱总有一天是要发展起来的,总不能老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吃灰,没有最先进的设备哪行?
这就是他们的计谋,他们就是让我们放弃研发自己的技术,什么都买他们的。
现在卖我们的价格低不要紧,等他们拿捏住我们的命脉了,他们说多少钱,咱们就要给多少钱。
实不相瞒,我们赵总现在正在丑国,正在寻找一些国际上的专家加入我们。
不久之前,正在丑国工作的林本间博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