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造不如买——中夏光刻机夭折始末(下)(2.6合1)(6/7)
答应赵总回浅川工作,但前提是要有相应的研发设备和人员。
徐教授知道林本间博士吗?”
听闻“林本间”的大名,徐端颐激动地说道:
“知道,这位是光刻技术领域的大拿,早在1975年,林博士就做出当时光刻领域最短波长的光线,他将这种光线命名为深紫外线,简称‘dv’。
没想到,赵总竟然能把林博士请回来!”
“还不能说已经请了回来。
集团在洪港建晶圆厂,在浅川建研发中心,设备好解决,咱们赵总有钱,实在不行在丑国研究也行,主要是人员不好解决。
赵总请了很多牛人回来,但是专精光刻技术的人才比较少,如果徐教授和团队来了,正好可以解决我们赵总的燃眉之急。
这样一来,我们赵总就更有把握把林博士请回来了。
不知道徐教授有没有兴趣和林博士一起搞研究?”
和林本间这样世界顶尖大牛一起研究的吸引力太大,让徐端颐很难说出拒绝的话。
内心深处,徐端颐也是非常渴望和团队成员一起继续研究光刻机的。
而且,赵总都要请林本间回来了,足以表明元亨研发光刻机的决心,不然林本间是不会同意邀请的。
这样想着,徐端颐说道:“如果学校同意的话,我是愿意到元亨工作的,就是要麻烦学校再把我那些团队成员召集回来。”
王院长笑道:“好说,徐教授,你最近就收拾收拾东西,大家到浅川汇合。”
张思明补充道:
“徐教授,原则上,我们是建议把家人也一起带到浅川的。
到了浅川以后,公司会帮忙安排好一切,家人工作、孩子上学都不需要担心,你们的待遇也会很好。
具体的,这两天公司会有专人上门接洽。”
然后,张思明转向王院长,笑眯眯地说道:
“王院长,这次还是要感谢水木鼎力相助。
我们一次性借调这一百多名研究人员也着实不太好意思
这样吧,我代表我们赵总和元亨集团,为咱们学院精密仪器系捐款五百万,算是略表一下心意,您意下如何?”
王院长心里直呼“讲究人呐!”,面上却略显为难,推辞道:“啊,这怎么好意思……”
“这是一定要的,我们这里还有其他项目需要用人,如果学校连这点补偿都不肯收,我以后哪还好意思来水木借调研究人员?”
虽说名义上是借调,但双方都心知肚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