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纸张上的文明(二)(3/5)
,这些纸制作出来,不说后续的政治发展,至少他在批阅奏折时,能省不少事!
【纸张的优点有很多,廉价易得、轻便易携带,还突破了材料限制。
聪明的古人通过关键的‘造纸浆’解决了因植物生长方向而产生的问题,利用对植物材料的浸泡,捣碎,煮烂等方式,滤过其它杂质,得到均匀的纸浆,再通过竹帘过滤掉水,得到最终的纸。
这样的工序,让纸张达到了几乎完美的特征。】
随这天幕上放出的制纸过程,秦,汉两朝的匠人站在院子中眼睛都看直了,他们如饥似渴的看着天幕上出现的工序,想要把天幕上的那些工具、工序全部记在心里。
“原来是浆!把什么树皮竹皮破网烂布都变成纸浆!”
“那个竹帘必须得做出来!”
“但是他这个这湿纸是怎么摞在一起的?”
“那池子里面加了什么东西吗?看着黏糊糊的!”
他们看着天幕上的男人,从平整的石壁上撕下一张薄如蝉翼的纸。
那……就是纸吗?
那……就是他们要做出来,可以改变世界的纸吗?!
这纸可真美啊!
【客观地说,文字的发明并没有将把人类社会带入真正的文明世界。
骨刻、碑拓等记录人们思想和生产技艺的简牍文明也没有让所有人得到文明的洗礼,那些都是贵族的消费品。
知识是昂贵的,所以知识是贵族所独有的。
可是随着文字载体的逐渐廉价易得,知识便不再是贵族的独有了,寒门庶族得到了知识得以进入朝堂,就会挤压贵族的生存空间。
那么纸张的出现对于贵族而言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咱也不知道,反正西汉时期出现的麻纸工艺,竟然在两百年间没有什么长足的发展不说,甚至没有详细的记录!】
秦朝
嬴政没什么感觉,他当然听得懂天幕的言外之意,但他并没有那么在意。
时情不同,大秦朝堂上正经的官员不是某位大贤的弟子就是祖辈世代为官,甚至有些人世代为某个官职,还会以这个官职为姓氏。
这些事情都是非常正常的,庶民们接触不到知识,别说想要做官,就是做吏都不可能!
但纸张造出来之后就不一样了,他会让底下的庶民接触到知识,尤其是老秦人!毕竟他手下的小吏是真的不够用!
在这个过程中,谁敢给他捣乱,就让谁去当小吏!不想做世世代代的贵族,那就别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