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语言(3/6)
(德国人从小耳濡目染所以都知道了哪些词是什么性。我们刚开始学是很难,久而久之更难[比心])
(还好吧,学习德语其实就是一个过程,你要有耐心。首先要入门,慢慢纠语法,时间久了自然就跳楼了。)
(哈哈哈有种平静的疯感)
(之前在德国做过一段时间的交换生,让我手语能力突飞猛进[宕机])
网友C:想问一下,阴性阳性和中性有什么区别啊
回复
(这是个语法概念,不同的性,搭配的形容词需要变形。类似于英语里面的第三人称动词变形之类的。)
(欧洲的语言名词都分阴阳性,从希腊语那边学的,希腊语就分阴性阳性中性。
法语分阴阳两性还有动词变位,不同时态的动词变位,整个欧洲的语言都是这样。
英语之前也有动词变位,后来给简化了。你看为什么三单后边的动词原形要加s,就是动词变位)
网友D:除了多音字这个bug确实比较严重再加上文言文难懂以外,中文就是世界上最高效的语言。
回复
(中文牛逼的地方就在于简单高效的同时,它的语境和内涵还可以这么深远。)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短短的二十个字所传达的意境,真的很震撼)
(还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谁懂啊,画面一下子出来了[流泪])
——————
天幕之下,众人听的一脸迷茫。
啊?怎么如此复杂,学习语言还需要阴阳中性,他们口中的“阴阳”和华夏的“阴阳”有何不同,应该不是一个意思吧……
《道德经》说:“万物负阴而抱阳”。阴阳无处不在,万事万物、自然现象阴阳蕴含其中。
古时的医学家借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的各种现象,并用以指导总结医学知识和经验。如脏为阴,腑为阳;气为阳,血为阴等。
所以后世的番邦语言有什么阴阳中性词,古人们并不太在意。
不过后人学习番邦语言的崩溃倒是清清楚楚的传达到位了。
若是全世界都说一种语言,是不是后人就不会那么崩溃了,再也没有语言上的障碍,大家也不用辛苦的换各种语种……
唐,柳宗元看着后人夸赞他写的诗,嘴角含笑。
其实他本来心情还是挺郁闷的。唐永贞元年,他参加了王叔文等人发动的永贞革新运动,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