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晚秋(4/9)
王安石没来送他。
他停留在汴京数年,亲眼看着新法尽数被废,为新法说过话的同僚或倒戈或贬谪,眼底翻涌着的情绪终于平静成汪洋的海。
苏轼离京的这天,王安石也离开了汴京前往江宁,去踏王半山的半山园,寻王荆公的荆公体。
现如今的这次新法之争,王安石已经不再太过在意。而苏轼终究也算是和司马光站过队的人,他接下来的路,再难走也不会难过他还在的时候吧。
王安石如是想着,半蹲在地里给花培了培土。
但他万万没想到元祐九年章惇拜相掌权后,竟毫不留情地把苏轼贬到了惠州。
王安石听到这个消息后已经是元祐九年的深冬。
他着实愣了许久,有些不明白他何至于把苏轼丢到遥远的岭南,那里可是出了名的穷山恶水、瘴疠漫延之地,以苏轼这把年纪,不知道能撑过几年。
就在王安石想着要不要等这个冬天过去了去探望一下这位意义上的老友时,来年的春暖花开之际他就看到了苏轼流传过来的诗。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
好吧,是他想多了。看样子他在惠州挺怡然自得的。
就是别吃那些乱七八糟的给自己吃死了就行。
绍圣元年春,墨魂王安石离开了江宁,顺南而下,一路走到了传言中更穷山恶水的南海。
与世隔绝的一座岛,缺水少粮,环境恶劣,风化未开,难怪变成了自古流放之地。
不过倒是个适合苦修的清静地方。
王安石站在广袤的海边,看着浪花被岩石击碎,拍打出雪白的泡沫。
不料两月后,他竟然看见了许久未见的苏轼,连胡子都花白,只是依然精神矍铄,眼里闪烁着明亮的光。
独自出来散心的苏轼看见他,招了招手笑吟吟的“呀,介……介卿你也在啊。”
“……你这又是怎么回事?”
“额……”苏轼摆弄着手里的拐杖,“大概是章子厚那家伙嫉妒我在惠州吃荔枝,所以把我挪出岭南了吧。”
王安石默默地看着他,面上明晃晃地写着“扯,你继续扯。”
苏轼被眼前的墨魂盯得发怵,心虚的话赶话“真的,你没看见我写的诗吗?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王安石接了这一句,本就低沉的声音更沉了,“苏东坡,你这话连苏辙都骗不了。”
苏轼终于扯不出笑。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