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时空错乱(2/5)
我听得连连点头,好像有那么点道理。
萨沙做作地问:“这电梯除了任意角度开门的好处,还有两大好处,你想知道吗”
“想知道,想知道。”我忙回答。
萨沙继续说:“第一,没有牵引限制。解决掉密封性问题后,理论上可以建造任意高度的电梯。
第二,安全性更好。万一轿厢升到上面时发生机器故障,轿厢下井道内的空气不可能一下子排空,被压缩的空气能托着轿厢慢慢下降。
我们看到在底部的几排孔洞下面还有长长一段光秃秃的井道,这部分可能是安全装置。那么下面的水里可能有轿厢或轿厢残片。”
我听地很带劲,不过一想,这里不是被“封印”了几千年吗
萨沙想接着滔滔不绝,我忙打了个暂停的手势,打断一下:“哥哥们,哥哥们,九朵麻袋!你们确定说的是过去几千年的事儿,而不是将来几千年的事儿”
秦博悠悠地说:“几千年前,几千年后又有什么区别。我们凭什么就认为这个时代的人一定比古人聪明。
博物馆里躲过几千年淘洗保存下来的逆天文物在提醒我们制造他们的高超技术能力。
我们没法复制的古代遗物太多了。有人说曾侯乙尊盘、云纹铜禁上繁复而有序的镂空纹饰是失蜡法铸造的,目前却还无法仿制。
这类只凭专家口头说说的假设技术实际难以实现的纸上谈兵太多了。
我们并不比古人聪明,我们只是有幸生的晚,享受他们建造起来的文明。”
萨沙接着说:“还有写出《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的未知名牛人们!我们的老祖宗大概是实用主义者,万物皆为我用。”
我觉得脑子里时空错乱了,深呼吸了几口,然后说:“恩,我去过杭州博物馆,第一眼看到战国水晶杯时只有惊叹。
水晶又硬又脆,莫氏硬度达到7,不知道哪种工具能磨出那么深内径,壁又那么薄的杯子。
燧石的硬度虽然有7,但也没法靠手工磨制出这么均匀的杯子吧。
还有它的原料来源也是谜,水晶杯是一体成型的,据说很难找到能做出这么大的水晶杯的高纯度天然水晶块。”
秦博说:“如果水晶杯不是用磨制法做出来呢
水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这是比较普通的材料,砂岩中就有。
拣选出纯净的二氧化硅砂粒,控制温度让二氧化硅熔融,倒入磨具中,降温让结晶析出来,这样做个杯子是不是会比较简单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