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集 奉灵伐敌(5/12)
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拓跋珪闻听此言,深以为然,于是召来祖父旧将燕凤,自诉己志:我欲继承父祖之业,志在天下,恨不能及,心甚耻之。公有何远策?请为教之。
燕凤闻其志大喜,于是献计:今秦王已灭,中原皆为燕王所有。为今之计,莫若以近亲为质,请命为燕国藩属,乘此聚兵屯粮,则我代国大业,可复兴矣。
拓跋珪听之,于是请燕凤主持,招集旧臣,聚纳亡命;大会故代国文武于牛川,自立代王,建元登国。又遣参军叔孙建引军护送叔父拓跋觚入中山,朝见燕王慕容垂,请复祖父代王之位,愿为燕国北藩。
慕容垂:拓跋珪肯称藩于朕,则我有何不允?
于是遣使随叔孙建北还,立拓跋珪为代王。
拓跋珪由此复国,因恨刘卫辰及刘显旧日图害,遂与文武商议,欲发兵前往报仇。于是令燕凤为前锋将军,自为后军,将兵二十万来伐二刘。
细作得知,飞报刘显:拓跋珪投靠燕帝慕容垂,自立代王,引大军二十万来报前仇。
刘显急使人通报刘卫辰,会同两处兵马,先出邑城,前来迎敌。两军相遇,代王使南部大人长孙嵩出马,与刘显对敌交战。
二马相交,刀枪并举,战够二十回合,刘显不敌,勒马走回本阵。
代王拓跋珪麾军大进,杀得刘显大败,兵马损折十之**,其余皆降。刘显只引百余骑逃回本部,避于西阴。拓跋珪引得胜之兵,复来攻伐刘卫辰。
刘卫辰自得刘显之书,即发五万军前来,因路远迟至,至则刘显已败。当下两军对圆,刘卫辰亲自出马,代王使叔孙建迎战。
二人交锋仅有十合,叔孙建奋起神威,将刘卫辰战败。代王挥军追杀,匈奴部众死伤大半,刘卫辰率余部远遁。
拓跋珪遂入据新平,尽收刘卫辰家属,命皆斩之,只走了刘卫辰子刘勃。拓跋珪于是奏凯还师,徙返故都定襄郡盛乐城。
四月,拓跋珪改国号为魏,称魏王,改元登国,史称北魏。
画外音:此时北魏初建,北有贺兰部、南有独孤部、东有库莫奚部、西边河套一带有匈奴铁弗部、阴山以北为柔然和高车部;太行山东为慕容垂后燕,以西则是慕容永西燕,四周强敌环伺。代王叔父拓跋窟咄欲争王位,又与刘显勾结,企图取拓跋珪而代之。有部落大人于桓意图杀害拓跋珪以响应窟咄,莫题等人,亦与窟咄互通言讯。
面对如此内忧外患,少年国主拓跋珪从容应对,会者不忙。
于是先派人侦知于桓等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