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综合效益(2/7)
内。司机这两天的工钱与车辆的损耗,也算一千元,这才是行情。
但是,杨哥公司这种冰柜车不行。毕竟,它不可能拉钢材建材,更不可能拉煤。只能拉些蔬菜农产品,因为这种东西可以走绿色通道,路费总有减免的。但是,一次性拉得不多。人家同样的载重车子可以拉八吨,他们这车子,只拉得了四吨,为什么?因为冰柜车的结构所限制,还不能把它搞坏了。
所以,这个车子,只能拉高档货,去的时候拉海鲜,回来的时候,比如从成都回来,就拉一些松茸、虫草或者高档竹笋之类的,四川产得多,广东人好吃,四川这条线,有不会返空。但武汉这条线,就缺乏冬子这种商品,要求风味品质的、必须保鲜运输的食品。
但是,这种拉货只挣运输费的方式,已经落伍了。毕竟,只要发个小广告,在市场外一蹲,个体司机都做得来。这种门槛很低的产业,是养不活一个公司的。
“那你们的副业是什么呢?”
“贩运贩运,以运促贩,以贩养运。”杨哥解释了他的车轱辘话。其实,从古至今,贩与运是密不可分的。过去老的国营运输队之所以经营不好,就是因为在运输市场上只做运输,被个体户抵垮了的。毕竟,个体户没有管理成本,也不是按月支工资。
他们接手以来,通过运输,发现了各地的商机,积累了大量的可以寻找价差的信息,从而带动了贩。
比如,石斑鱼,这边已经有人养殖了,所以价格也不像过去那样贵。但是,在内地人看来,他们吃的时候,当然分不清楚,哪里是养殖的哪里是深海的,所以,习惯了它的贵。
这里就有一个价差,我们送过几次过后,就知道,各个养殖场的价格差异,内地各地餐馆的价格区别。我们就做这个生意,让内地餐馆如果要这东西,给我们打电话。我们备货是很直接的,保证明天或者后天送到。只要收集的餐馆信息多,我们跑一趟是划得来的。
“这不是个体司机可以做得到的。个体司机最多认识十家餐馆的人,那十家餐饮,哪怕每天要鱼,也只要得了十几条,怎么可能为了十几条鱼,专门开车跑一千多公里?那成了啥价钱了?我们就不同,我们长期为上百家餐饮企业服务。这一家需要龙虾那一家需要石斑还有一家需要海参,我们综合起来,很容易凑成一辆车的量。我们按这个需求,就在广东进货拉过去,一手钱一手货的,相当方便。这样,我们等于做了一个信息归集与发散的工作,这是我们的优势。”
冬子笑到:“果然,从古至今,都是用信息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