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造不如买——中夏光刻机夭折始末(下)(2.6合1)(2/7)
“倒不是这个原因,虽然咱们这款光刻机只有为数不多的国家可以造出来,但是丑国和倭国还是已经掌握了这个技术的。
几十年来,光刻机都不能出口到中夏。
我们研究光刻机,没有任何途径获得外国资料,也没有外国专家帮助,一切都只能靠我们自己。
没有外国专家帮助,所有的科学研究只能靠我们自己。
所以,当丑国和倭国专家看到我们已经研发出第三代自动对准分步投影光刻机时,他们是非常惊讶的,他们完全没有想到中夏能造出自己的光刻机。
(这里的第三代只是中夏的第三代,单纯指的是‘自动对准分步投影光刻机’的第三代,不是世界的第三代光刻机。
世界第一代:g线光刻机-目前霓康、嘉能的水平
世界第二代:线光刻机-目前al的水平
世界第三代:dv光刻机)
在丑、倭专家离开之后,还有很多其他国家的专家也过来考察。
来的人很多,我留意过,几乎国际上所有叫得上名号的厂家都来人了。
在展会上,大家谈得都很开心,外国人对我们的光刻机是十分肯定的,很多专家对我们的研究成果非常佩服。
没想到,他们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展会结束不久,国际上便传来消息,限制突然被取消了,中夏的单位可以进口分布投影光刻机了。
丑国和倭国厂商有钱的很,他们的设备卖得便宜,还有福利,只要是中夏的企业购买光刻机,领导就可以出国参观考察,顺带旅游,厂商承担领导来回的机票、住宿和一切花费。
买进口设备便宜不说,还能出国开开眼界,你说这谁能顶得住?
所以,人家要取消订单、改买进口设备也是情有可原,我也不能怪人家,谁家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只是,我们的订单都被取消了,没了国内单位的订单,我们的光刻机也就没了市场,这还没有正式投产就夭折了。
可惜我们研究了这么多年,统共就生产了三台,唉。”
张思明听了徐端颐和他项目的经历,也颇觉内心不是滋味,他随问道:
“徐教授,要是你们有条件继续研究下去的话,有没有希望能研发出最先进的光刻机?”
徐端颐沉吟片刻,谨慎地回答:
“虽然我们的光刻机与倭国霓康、嘉能这些大厂商的g线光刻机还有着一定的差距,但这个差距并非不可逾越的天堑。
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