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好像少了点东西(3/6)
实和历史上公子扶苏的处境大同小异。
他们都是外出戍边监军,本质上对军队没有掌控权,虎符的另一半在将军赵佗手中。而没有虎符的另一半,就是赵佗也没有办法强行调兵。
也就是说,就算是历史上的公子扶苏想要造反,他也没有调兵的理由,嬴政一手打造的虎符制度最后害死了他的儿子。
其二,扶苏就算不调兵造反回去咸阳,若他真的是继承大统的人,他奉诏监军,以何理由返回咸阳。无诏而回咸阳是先治罪还是先正名。
历史上嬴政让扶苏返回咸阳,为的就是继位,但是他的话说得很巧妙。你来给我主持丧事,不提父子情感,只说这历史上的嬴政其智慧之高,他让儿子返回咸阳的理由是让他回去主持丧事。
在当时的状况下,扶苏没有诏书,他凭什么返回咸阳。
所以嬴政写第二句话的目的本质是在给扶苏回咸阳的理由。
恐怕嬴政一直都知道自己让扶苏前去上郡监军他的儿子内心中的委屈、愤怒、不甘、心痛,这位父亲一直为儿子的痛苦而痛苦。
嬴政似乎完全理解当时在上郡的扶苏内心对父亲是多么绝望,误解之深,扶苏恐怕以为,他的父亲不认可他,怀疑他是公子申生想要篡位。
被撵走没什么,让扶苏难过的恐怕是父亲的不信任、厌恶、怀疑。
所以最后嬴政的诏书上写的是让扶苏重新返回咸阳的理由。
因为嬴政知道,这是他们父子之间的最大心结。扶苏因为上谏而被贬黜,明明做了对的事情,却被尊敬的父亲惩罚,他一直活在阴影里。
所以,嬴政的这份诏书,是只有长公子扶苏看得懂的诏书。
是以这明明是一份让公子扶苏回去继位的诏书,可是他只字不提继位的事情。
但这也恐怕是嬴政一生里包含其思考最多的诏书。字最少,安排最多。
你以为这是一句平常话,可这才是关键,让扶苏给嬴政主持丧事。
这就是嬴政让扶苏返回咸阳的理由。
当初赶走扶苏是因为他上谏,现在父亲让他回到咸阳的理由是让他埋葬他。
嬴政什么也没有说,但是已经道歉了。
有了蒙氏兄弟,再顺理成章返回咸阳城给给秦始皇主持丧事,抵达咸阳的公子扶苏,将会迎来他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由百官拥立登基。
而非什么靠着嬴政的一份亲笔帛书冷冰冰由宗正宣布由他继位。
这个完美的过程比几万字的传位诏书都更有意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