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安排与分析(5/10)
·斯密,逝世的时间是1790年。)
(咳~闲话至此,书归正文!)
。。。
(以下,老摩根与巴特莱教授,对国际货币汇率市场历史变化的一段谈话,不喜可略过。)
。。。
书房里。
巴特莱教授整理了一下思路,缓声讲道。
“三十多年前,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各国主权货币之间的关系,就呈现出了新的格局。”
“不~”
“其实,应该说。。早在大战尚未结束之前,各国就已经开始酝酿战后的世界货币计划了。
“1944年7月,在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镇,召开的四十四国联合,和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通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
“由此,建立的战后国际货币秩序的基本结构,我们称它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巴特莱教授,见老摩根微微点头,表示自己知道这段历史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重要性,便用简单的几句话,略过了大段具体的解释,继续说道。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汇率制度设计的基本意图是,避免那种在金本位制下,为了纠正国际收支逆差,而形成的紧缩压力和竞争性的贬值行为。”
“但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实际演化过程中,各国汇率并未按照需要进行调节,而是日益趋于固定。”
“各国都不愿进行贬值,并且往往只有当其他各种可以用来改变状况的措施,都进行了尝试并遭受失败之后,才进行贬值。”
“相反,贸易顺差国却受不到将其货币进行升值的压力。即使升值,也是在很长的时滞之后,并且幅度也较小。”
“这种状况,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制约了战后国际汇率市场研究的发展。”
“当国际货币汇率基本固定后,国际收支,决定于什么?”
“很多人都能给出各种不同的答案~”
“战后的汇率理论研究,曾经爆发过弹性轮和吸收轮,两种不同的论调~”
“而从我的研究上看来,这种争论,是在布林顿森林体系下,由于以阶段性大规模贬值,为特征的固定汇率制度存在着一系列弊端,才激起了人们对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的利弊分析。”
“1953年,弗里德曼首先提出了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可以使一国同来自国外的货币性扰动相隔绝;可以有助于协调各国的货币增长率;并且可以导致一国进行平滑的国际收支调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