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租借,割让,就是不平等?(1/2)
满洲的汉化,或者说儒化,就是从康熙才开始的,包括按汉俗取名排序等等。
康熙迷信以儒治汉,抵御不了以儒治满的诱惑。
汉人说的那个汉,实际是种族概念,汉人脑子里那个满鞑,实际还是种族概念,论的是血缘。
可满洲从来就不是种族,完全谈不上血统,队伍一点都不纯洁,连康熙他妈都是汉女。乾隆生母魏佳氏,本为魏氏,内管领清泰之女,正黄旗汉军包衣,同为汉女。
满洲里各族人都有,朝鲜人,俄国人都有,是民族概念,不是种族概念,倒是与“中华”有共通之处。
汉俗儒教的伦理,残留了先秦的华夷之辨,又有大一统后逐步完善的华夏概念,是双重概念。辽金都入主中原了,圣人都分了南北宗了。北边辽金一个圣人,南边宋国一个圣人,一个圣人,两边都要合法性,那就是一儒俩解释啊。
由于北边的宗把经改的太抽象,把金都忽悠懵了,金以儒亡嘛,女真文字都烟消云散了。
努尔哈赤祖上六代明将,一直写的就是汉字,打了金的旗反了,才发现没人会写女真文,这就尴尬了。
元吉坚信诸夏能把满蒙汉在内,日朝越缅暹,埃及印第安的全忽悠蒙,就是有金的前车之鉴。即便开始统治阶级是拿慈善,自由,环保骗人,可天长地久的,日日暗示,慢慢就普世了,不信都不行了。
可儒的伦理又华夷又华夏又阶级的,三纲五常都有两个版本,加上汉地宗族的血缘观念,一旦侵蚀满洲,就会造成康熙之后,八旗持续贫血的问题。
“抬旗”都成大恩典了,哪还有关外到处绑人进八旗,乱抓小八旗的风采?
满洲人口剧烈膨胀期,就是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与康熙早期,康熙中晚期就停滞了,就是被儒教与汉俗侵袭了,脑子开始变了。
时下满洲不是宗族血缘概念,姓氏都是地名,是部落概念,入部落的人就是部落的人了,包括奴隶。
清初满汉通
婚是非常普遍的,普到皇帝的级别,大汗女儿都嫁汉人商贾呢。耿精忠,尚可喜,吴三桂等一票汉奸儿子,就全娶的是满洲女,满洲勋贵大把的汉女老婆。
元吉要阻止儒教汉俗侵袭满洲,就是为了延续时下的通婚与八旗补血制度,要继续掺沙子,要持续稀释到满洲即便想形成种族概念,都形成不了的地步。
到了那个时候,满洲就等于被绑架了,对夏起源再不可置信,也由不得不认了。
统治阶级一旦达成了一致,就可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