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敌人的姑息,换不回我们的怜悯(1/2)
“单靠咱们在满蒙的那点旗兵,杀不光野鹿一样蹿过来的野毛子,要把这些野鹿屠光,就得发动满蒙老少爷们一起上。有那造一堆小船的银子,不如用来放猎头赏。”
元吉对沙俄并无恶感,减丁的提议不过是就事论事,为了维护满洲对盛京的统治,为了地广人稀的边疆区长治久安。
如果移民同化政策效果更好,即便他个人再痛恨沙俄,也一定会倾向怀柔,与斯拉夫兄弟手拉手,心连心,满俄一体,无分彼此。
可此时的大清国体,满洲族别文化与盛京地区的人口,都不具备迅速同化斯拉夫人的条件。
既然条件不成熟,斯拉夫人在盛京就没有生存的必要。即便他个人对斯拉夫人如何喜爱,也不会允许满蒙诸部对斯拉夫人在盛京的移民点,采取默许态度。
就是辽对金,金对蒙古的减丁政策,日益废弛,才造成了金与蒙古的崛起。明出墙烧荒减丁,犁庭扫穴政策的趋缓,同样造就了建州诸部的崛起。
如果罗马不姑息日耳曼野蛮人,如果西班牙不姑息英国,如果英国不姑息美国,如果当年北洋可以炮击长崎,何来覆灭于黄海?
敌人的姑息,换不回我们的怜悯。
怜悯,从来只有弱者才配享有。
对斯拉夫人怜悯,才是对沙俄的不尊重。
“等罗刹人被杀破了胆,咱倒是可以捕点野罗刹,编列些罗刹佐领,补充长江以南的驻防八旗。”
元吉平静的叙述道,“盛京,是不能让罗刹人定居的,那就会像一条搭在水盆上的毛巾,把西方的罗刹人源源不断的吸入盛京。
汉人,朝鲜人,同样暂不适合定居盛京,不在土地而在民风。汉风太软,一旦让汉俗与朝鲜习俗在盛京蔓延开,就会影响咱的兵源质量。
咱得让他们先忘了他们是什么人。”
清宁宫正殿内实际正在开的就是满洲议政王会议。
议政王会议的议员,不用是“王”,只要加个“与议
政”,也就是后来的“南书房行走”,就是议政王会议的议员了。
议政王会议里不光有皇族宗室,八旗固山额真,副都统以上都有“与议政”衔。
六部满蒙尚书,即便皇帝身边的内大臣,侍卫,包括亲王,郡王,贝勒府中的长史等,这些人都位列满洲议政王大会。
汉臣中的范文程,宁完我,也有议政王大会议员资格。
议政王大会讨论军事为主,包括了对高级将佐官员案件的审理,陪审团制度,看集体意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