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满洲何必种地(1/2)
“把三藩削了,十万藩兵,数百战将,这要都北上安置,安置费得多少?”
元吉对康熙所谓的削三藩可以缓解财政的认知不以为然,追问道,“削了三藩咱不要两广云贵了?那不还得派兵填进去?那不还得让绿营填进去?绿营不花钱咋地?
依咱大清的规矩,绿营必配八旗左右,不可独自立营。咱八旗与绿营是一比三,填三万绿营进去,咱起码得填一万驻防八旗进去。
让十万三藩兵马北上安置,咱填十万绿营进去?那可好,京师咱就别要了,咱八旗老少爷们全填南方都不够!即便咱填的起,咱废的起么,填多少咱就得废多少!”
“废…废多少?”
康熙眉头一皱,满眼不解,“填多少,废多少?”
“对呀。”
元吉信誓旦旦道,“咱八旗迟早得废了,早晚的问题。咱满蒙在关外种过地么?不都是让汉人,朝鲜包衣种?入了关分耕地?有个屁用,谁他妈会种,不还得让汉人种?
咱当年就是让前明的那帮狗进士蒙了,什么分地啊,剃头啊,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为了分地,咱得跑马圈地。为了剃头,又得把汉地剃一遍。有好处也行,关键这分土地,剃头,这都什么玩意啊。耕战是汉地的传统,跟咱有个啥关系?
蒙古是游牧,满洲是渔猎啊,咱本来是农兵分离的,尽是骄兵悍将,结果入了关,反倒要学汉人种地?这不扯么?
在盛京林子里随便点个孺口就是神射手,甲一披欢天喜地,跨马就能上阵。在京师地里点个老农出来?发他一口刀,让他跟咱去砍人?吓不死他,真能吓哭的!
咱一个满洲人能顶两千汉仁,可咱二十个满洲人,能顶的上一个汉人老农么?
咱几万人打粮食打的再多,能得几仓粮啊?这不白废时间,荒废武艺么?
咱满洲人生性豁达,慷慨性野而不拘,没有精打细算的传统。咱就应该是武士,是马贼,是土匪,是海盗,纵情欢乐
,跨马扬刀。
汉人的伦理,土地农人这套,不适合咱们,要硬是让咱满洲人,蒙古人种地,那最后肯定完犊子。
就咱满蒙这只会劫道的臭德行,最后不是把土地卖了,坐吃山空,穷困潦倒。就是埋首土地,变成汉农,混个温饱。
地卖不卖,种不种有啥区别?不都是废么?
咱是武士,拿良农的评判来要求自己,再良再高产又咋地,不还是个废!
京师宗室土地,皇庄,旗产,还能集体租佃给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