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一章 计算机与互联网与户籍编号(4/24)
特别是早期参与互联网建设拿了大量地址的机构,自己的地址数量仍然足够。
他们并不想淘汰掉简单方便的IPv4,不想为了迁就其他国家而改用IPv6。
这些地址本身也是一种利益,他们不想放弃。
同时IPv6的组织团队好大喜功,意图同时兼容IPv4地址和网卡的物理地址。
结果总共总共128位的地址,有80位都拿出来做兼容了。
大明现在从头建设自己的互联网,还有朱简烜在旁边监督和提醒,当然不能重蹈覆辙。
朱简烜早就提醒过郑复光等人,让他们给网络地址露出足够的长度。
结果他们才放宽到了四组八位二进制数的级别。
如果没有朱简烜专门提醒过,工匠们自己拟定的标准可能会更低。
朱简烜听完郑复光的回答就有些无奈的明确提醒:
“这个长度还不够,地址容量还要再增加,字段长度至少再翻一倍吧。
“可以做成四组十六进制数,相当于六十四位二进制数,总共1844亿亿个地址容量。”
如果是别的人提这种要求,郑复光等工匠可能会直接无视他,觉得对方完全是在跟自己开玩笑。
三十二位二进制数,总共将近四十三亿个地址,仍然还不够?
现在还要直接加到1844亿亿个!
郑复光其实听清楚了,皇帝专门说了两个亿字,算上前面的四位数,总共是一个二十位数。
郑复光嘴唇微微哆嗦了一下,小心翼翼的试探着确认:
“陛下……您的意思是,未来我们……真的……需要一千八百亿亿个地址?臣无法想象……”
朱简烜稍微整理了一下思绪,给郑复光和现场的工匠们描绘了未来的场景:
“你可以这样想象,未来全世界会有一百亿甚至几百亿人,每个人都有好几台计算机,甚至几百几千台计算机。
“每一台计算机都至少要有一个互联网地址,甚至可能会有多个。
“这个地址池容量,并不是给计算机的,而是给专门的网络硬件的地址,一台计算机可能会有多个网络硬件。
“一个人的名下可能拥有成百上千甚至是上万个网络硬件。
“一个人的家里面,所有的家具、电器,甚至是玩具、衣服上,可能都会有一个网络硬件。
“一个工厂里面,所有的机器、所有的工人、所有的工具,上面也都带上一个硬件。
“这样所有的物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