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西北高楼(2/4)
东南战事,一时没有时间顾及于他,故而将此事搁置下来。而此前竟也没听说过王肃主动上书陛下,看来他还是真能沉得住气。
刘晔暗暗想着,既然陛下要亲去王肃府中,那王肃或许又要重新出任侍中了。
且不说两年之前,就算拿太和四年年底的这个时间点来论,王肃的年龄也才三十六岁。虽说借了其父王司徒的恩荫,但王肃在经学、礼制、学术方面的造诣,却似乎比王司徒略胜三分。
属实年轻的过份了。刘晔心中暗暗叹了一声。
“刘卿方才说先帝想在此处筑城?”曹睿开口问道:“后来是何原因未能建造?”
刘晔从容答道:“臣记得分明,黄初四年伐吴之后,先帝就没能再顾得上建城一事,就这般耽搁下来了。”
曹睿伸手朝着东南边一指:“此处北靠邙山,向南可以俯瞰整个洛阳城,还能远眺洛水。先帝所说倒也没错,是应在此处筑一坚城来控洛阳,一如铜雀三台远眺漳水、俯瞰邺城一般。”
“若在此建城,那倒是又要麻烦取个名字了。”曹睿轻笑一声:“朕素来不愿意做这种取名字的事情。刘卿今日不是带着陈司徒的扬州防务分划来的吗?此前陈司徒向朕请旨为濡须口处的两个坞堡赐名,朕也只是让从散骑侍郎们所编的名字中选了一个。”
刘晔有些犹豫,不知该不该说。过了几瞬,拱手小心翼翼的说道:
“陛下,先帝曾经取过了一个名字,唤作金墉城,臣和辛佐治当时都听到过。”
曹睿瞥了刘晔一眼:“既然建城的思路是对的,先帝又取了名字,那便按这个‘金墉城’之名来建吧。”
“卢卿,晚些将此事交予工部傅尚书,问问他何时能安排。”
“遵旨,臣记下了。”卢毓拱手应下。
“对了,”曹睿又追加了一句:“朕不是催傅巽,马上就要到年关了,若是明年河南徭役不足,那后年再修就是,朕并不着急。左右只是一座小城罢了。”
“是。”卢毓点头。
就在此时,徐庶、裴潜两名侍中沿着楼中的木梯拾级而上,走到了皇帝与刘、卢二人的面前。
“臣等拜见陛下。”二人同时行礼。
曹睿没有转头,而是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有事与朕说?”
“陛下明鉴。”徐庶拱手应道:“臣昨日与裴侍中……”
“等下再谈。”曹睿终于转过身来,指了指刘晔:“刘卿先将扬州分划说来,了结一事再说一事,以免生乱。”
“遵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