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富可抵国(4/9)
动人嘛。
石榴县据此编一笑谈,“有福不用忙,无福跑断肠。生女要生刘小女,貌美贵嫁探花郎……”
书归正传。
那英皇上有了解决财政困难好主意,开始付诸实施了。
他叫王登榜丞相和钟探花等六人各递奏折,详谈如何国富民强。
“百姓穷,贪官富,若不整治,那家江山将改姓杜……”这街巷私语,他们这些做臣子的早知道。
伴君如伴虎,打贪污犯,打到皇上大舅哥等身上,他们可不敢轻言妄义,弄不好要掉脑袋的。
所以,他们第一道折子,又是夸夸其谈,有点小进步,写详细了些。
送到那英皇上御案上,那英大笔一挥,再写详细些。
又送上来了,又是谈天说地,就是不谈正题。那英皇上笑了,暗道:这些臣子们装聋作哑,闷鼓须得重锤敲。
于是他大笔又一挥,富国强民,惩治腐败,到底谁是贪污犯?若指证不出来,你们这些人下月起俸禄减半!
人老奸,马老滑。
王登榜老丞相系两朝元老,仍猜不透那皇上的药葫芦里到底卖什么药。下个月俸禄减半,他不怕,就怕稍有不当,龙颜大怒,吃罪不起。他滑溜的很,挑“小虾米”指证三两个,还支支吾吾说他们可能是贪污犯。
读史明智。
钟探花,是少壮派,锐意进取,那书可不是白读的,别看他为官时间不算太长,却最能揣摩圣意。
史书上讲,忠臣有两种:一种是不分时候,不分场合乱进言,青史是留名了,然不知脑袋为什么搬家的。他认为这是愚忠;二种是有城府,懂圣意,顺应民意,该进言就进言。官当的长远,青史也能留名,这是明忠。
钟探花认为现在时候到了,该出手就出手,他要学明忠。
他认为皇上有两大忧愁:一是听了若不惩治贪腐,那家江山将姓杜……心里不舒服,然皇上并不认为杜家敢造反。最重要的是国库空虚了,再不抓钱,那家江山真的垮台了,这才是皇上最忧心之处。
这促使皇上把亲情放一放,“打老虎,惩治腐败,这次是玩真的。
若不,调他们少壮改革派充实朝廷干吗?就是借他们的力量,借他们的刀,抹贪官的脖子,“打老虎”没收贪污所得充实国库。
于是,钟探花赶紧把那皇上最近提拔的那几位小兄弟,请到谏官府。
他自然把皇上批谕往桌上一放,兄弟们,怎么办?
这个说两句,那个说两句,始终没说到要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