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秦律(2/4)
而是一次早有预谋,经过了精心准备和仔细谋划之后,才进行的一次起义,所以如同汉高祖刘邦这样的各地造反势力。
才会提前有了准备,并且在陈胜和吴广二人发动了大泽乡起义之后,就迅速的一起跟进,纷纷地在全国各地揭竿而起。
但是更搞笑的地方却是,受司马迁的《史记陈涉世家》影响,大家都普遍认为陈胜和吴广二人。
所领导的大泽乡起义,是华夏古代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但是事实真的是这个样子的吗
《史记陈涉世家》原文先说陈胜,以前是受雇给人耕地的农民,后来又说秦国征发穷困的百姓,让陈胜他们这些人去渔阳驻守。
如果这么一看的话,那么似乎这个陈胜也确实是一个农民,由陈胜和吴广所领导的大泽乡起义,也确实算得上是农民起义。
可是随着后世考古工作人员的发掘,云梦睡虎地秦简、里耶秦简的相继问世,后世对于秦朝的法律也有了新的了解。
原来秦朝的法律除了严苛以外,同样也不乏一些法理不外乎人情的通融之处,而法律制定者的初衷也是有人情味有温度的。
毕竟制定秦法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地管理百姓,当然也可以说是剥削百姓,榨取百姓们的剩余价值。
但绝对不是为了能够更快的弄死百姓们,把百姓们逼迫得活不下去,只能够揭竿而起的造反,这是一种非常愚蠢的行为。
比如说《史记陈涉世家》之中,所记载的陈胜和吴广二人,不得不发动大泽乡起义的一个最大原因。
就是因为他们在去渔阳驻守的路上,恰巧遇到了天降大雨,道路无法通行,估计已经无法按照预定的时间到达了。
而延误了期限,按照秦国当时的法律,他们这些人就都应当被处以斩首之刑,也就是说大家都死定了。
所以陈胜和吴广两个人一商量,反正不管怎么样他们都是死定了,束手就擒是死,反抗也是死。
那么为什么不干脆直接造反呢为自己搏出来一个生路,同样也是为自己搏出来一个富贵,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看看陈胜和吴广二人,说的话是多么的有道理啊,这谁听了谁不上头啊,从这里也能够看出秦国的法律有多么的不讲道理。
秦始皇嬴政他们这些制定了秦国法律的人,到底是有多么的残暴不仁啊,不问任何缘由,只要超过了预定的时间。
就要将那些人全部都给杀掉,那么以古代时期那落后的交通条件和交通方式,以及变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