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是非真假(3/4)
还自称邵陵太守,屯校夷界要重新归附于蜀汉昭烈帝刘备。
于是东吴大帝孙权,就派潘濬继续讨伐这个邵陵太守习珍,潘濬一路所向皆克,连战连胜。
一直把这个邵陵太守习珍,给打到了只剩下几百人的部队规模,然后这个邵陵太守习珍,就退守到了山上。
期间潘濬曾经多次给邵陵太守习珍写信,想要劝降这个邵陵太守习珍,可惜邵陵太守习珍都没有回复潘濬。
于是潘濬便只带着几个随从,亲自来到山下,请求和邵陵太守习珍对话,试图让邵陵太守习珍投降。
可是邵陵太守习珍却说:“我宁可当大汉朝的鬼,也不愿意做他孙权的臣民,你不用再继续劝说了。”
之后邵陵太守习珍又让手下的士兵们,朝着山下放箭,以表示自己的决心之坚定,是绝对不可能向东吴政权投降的。
劝降无果的潘濬只能是继续率领东吴政权的大军攻山,而邵陵太守习珍,则又坚守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直到山中彻底的箭尽粮绝了。
邵陵太守习珍这才对着自己的部下们说:“我习珍受到汉朝的厚恩,不得不以死相报,诸位又何必如此呢”
说完邵陵太守习珍就拔剑自刎了,蜀汉昭烈帝刘备得知习珍宁死不降的消息之后,还专门为习珍发丧,并追赠习珍为邵陵太守。
这拿习珍和潘濬一相比较,就算不说潘濬这是相形见绌吧,最少也得说潘濬是个等而下之吧
毕竟一个只是托病闭门不出的掩面痛哭,等东吴大帝孙权一来,给了一个台阶,就立马投降东吴政权。
之后更是面不改色地出卖蜀汉政权的各种机密情报,杀起自己昔日里的同僚来,也是毫不留情。
而另外一个人呢,可是宁死不降,直到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坚持和东吴政权做抗争,尤其还是在这种。
其中一个蜀汉政权的忠臣习珍,死在了另一个蜀汉政权昔日里的“忠臣”潘濬的手里面时,那感觉就更加的讽刺了。
不管双方当时的立场如何,选择的又是否对错,至少习珍的这种忠贞气节,就是值得后世之人敬佩的。
也绝对是潘濬这种人,永远也比不上人家习珍的地方,在这一点上,双方完全可以说是高下立判。
但是这也丝毫不影响,樊伷、习珍、潘濬等人在后世的大部分人眼中,虽然都只是一些无名之辈。
可依然还是以潘濬的历史地位最高,而且后世之人也依然认为‘潘濬是一个为人刚正不阿之人。’
‘在东吴政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