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是非真假(2/4)
据《襄阳耆旧记》记载:‘习珍,为零陵北部都尉,加裨将军。孙权杀关羽,诸县响应,欲保城不降。’
‘珍弟曰:“驱甚崩之民,当乘胜之敌,甲不坚密,士不素精,难以成功。不如暂屈节于彼,然后立大效以报汉室也。”’
‘珍从之,乃阴约樊胄等举兵,为权所破。珍举七县,自号邵陵太守,屯校夷界以事蜀。’
‘权遣潘濬讨珍,所至皆下,唯珍所帅数百人登山。濬数书喻使降,不答。濬单将左右,自到山下,求其交语。’
‘珍遂谓曰:“我必为汉鬼,不为吴臣,不可逼也。”因引射瑞。濬还共攻,月余,粮、箭皆尽。’
‘谓群下曰:“受汉厚恩,不得不报之以死。诸君何为者”即仗剑自裁。先主闻珍败,为发丧,追赐邵陵太守。’
翻译一下大致内容如下:习珍,襄阳人士,是汉末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手下的一名将领。
在蜀汉昭烈帝刘备,自领荆州牧时期,被蜀汉昭烈帝刘备给任命为零陵郡的北部都尉,加裨将军。
在蜀汉政权的大将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的期间,东吴大帝孙权趁着关羽北伐,荆州地区内部空虚之际。
派吕蒙白衣渡江,偷袭了蜀汉政权所占据的荆州地区,并且还杀死了蜀汉政权的大将关羽。
当时蜀汉政权原本所占据的荆州地区的各个郡县,都陆陆续续地向东吴大帝孙权投降了。
而零陵郡的北部都尉习珍,本想率城继续抵抗东吴大帝孙权军队的进攻,不愿意就这么向东吴政权投降。
可是零陵郡的北部都尉习珍的弟弟习宏却对他的哥哥说道:“想要率领这些已经被吓得崩溃了的士兵和百姓。”
“继续去抵抗已经接连得利的东吴政权大军,还是在这种咱们铠甲也不坚固,军队也不精锐的情况之下。”
“实在是太难以成功了,不如暂且先假意向东吴政权屈服,再找机会尽力报答主公(蜀汉昭烈帝刘备)的知遇之恩。”
零陵郡的北部都尉习珍听从了自己弟弟习宏的建议,于是就一边向东吴大帝孙权那边假意投降。
一边暗中联络志同道合的武陵从事樊伷(伷通胄)等人,一起积蓄实力起兵反叛东吴政权,意图重新归附于蜀汉政权。
之后武陵从事樊伷和零陵郡的北部都尉习珍等人,都被东吴大帝孙权派来的东吴政权大军所击败,武陵从事樊伷等人也纷纷身死。
只有零陵郡的北部都尉习珍又率七县之地,继续反抗东吴大帝孙权,习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