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四正六隅 十面张网(3/6)
“宴会结束之后,卿等兵部大臣一起过去。”
让群臣继续宴饮,畅谈今年的胜利。
宴会结束之后,朱由检和袁可立、闵梦得、秦士文、李邦华、毕懋康、赵绂、陈奇瑜等兵部大臣,一起前往武英殿。
武英殿前,杨嗣昌早已在这里等候。他在接到皇帝召见的口谕后,心中极为兴奋。
作为通政司右参政、负责大明通讯社的杨嗣昌,消息极为灵通。可以说朝廷上下的事情,少有他所不知。
在观看奏疏和主持邸报发行的过程中,杨嗣昌敏锐察觉到,当今皇帝对武勋的重视,以及要用封地,酬劳有功之臣。
这半年多下来,他不但看到了三个诸侯国诞生,还看到了众多的世袭男爵、世袭爵士被册封
那些刚刚受抚的海盗,都被皇帝册封了爵位。
所以他当然不甘心做一个纯粹的文官,错失立功分封机会。
故而在这次枢密院即将组建时,他向未来大概率执掌枢密院的袁可立,提出了围剿建虏的策略。
作为通政司的官员,杨嗣昌虽然不知皇帝和袁可立等人商议的封锁线之事,但他从和建虏相关的奏报中,敏锐察觉到一个包围圈在确立。
所以他根据各方实力,提出了“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之策,得到袁可立的赞赏,被皇帝请到武英殿讲解。
这让他心潮澎湃,下决心要凭借这次机会,跻身朝堂大臣。
“四正六隅者,以兵力强的长城、辽东、辽南、东江四方为四正。”
“以安东都护府、宁远伯国、江陵公国、黑龙江上游,以及草原察罕部、哈喇慎部这六个边角为六隅。”
“构成十面之网,一同围剿建虏。”
指着武英殿挂着的地图,杨嗣昌侃侃而谈。
四正六隅、十面张网、围剿建虏示意图
在杨嗣昌规划之中,长城、辽东、辽南、东江为四个正面战场。
其中长城、辽东专任防卫,最重要的是不让建虏攻进来。
辽南、东江则专司进攻,不断调集精兵强将攻打建虏。
即使这两路兵马遭到挫败,对大明来说损失也不大。建虏不可能跨海,威胁其它地带。
六隅则是六个边角的侧面战场,根据其拥有的兵力,时而分防,时而协剿。让建虏无法休养,只能不断作战。
如此征战下去,建虏必然疲惫,只需数年时间,就有平辽之机。
朱由检听着杨嗣昌的规划,心中也极为惊叹
能在朝廷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