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九章:极致的防御(3/5)
微波武器的应用领域是针对雷达系统、通信系统、计算机和制导系统、电子元器件这些来的。相对比传统杀伤性武器来说,微波武器属于更偏向软杀伤性一些,主要针对机械设备。当然,针对生物的也有,但相对而言需要的功率密度会更高一些,从技术难度上来说也要求会更高。「辉光板内等离子体态稳定!」「磁极化子电磁护盾生成器工作稳定!」「测试装置感应到微波强度为0.0145cm2」实验室中,听着研究人员的汇报,看着手中的实验数据,跟着欧阳振一起过来的海军装备处的专家明承弼院士忍不住咽了口唾沫,终是忍不住询问道:「你们.是怎么做到的?为什么辉光管中等离子体会如此稳定的维持住?」10cm强度的高功率微波,在经过这一套实验装置的过滤,或者说屏蔽后直接降低到了0.0145cm2,接近百倍的削弱,这简直是难以想象的。而更让他难以想象的是辉光管中的惰性等离子体态的稳定程度。毕竟利用等离子体来削弱高能微波并不是一个什么从未提出过的方案,早在上个世纪的时候就有人发现了等离子体能够对高能微波、电磁辐射、高能射线等等进行干扰和防御了。包括年初的时候国防科技大学发布的《低温等离子体用于高功率微波防护研究,也是走的这个方向。但直到今天,这项技术依旧是处于理论研究阶段的,距离实用,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而其中最关键的问题之一,就是等离子体处于高能状态的不稳定性。其实说到底,就是等离子体的控制难以进行。之前研究可控核聚变技术的时候,在真空密封的聚变堆腔室中都极难控制它的流动,更别提在大气层中或真空中实现这一点了。明承弼几乎无法想象,眼前这种尽管是惰性气体电离产生的等离子体到底是如何在微波辐射的干扰下保持如此稳定的。哪怕是他已经在电磁领域专研了足足几十年的时间,也想不到有任何的方式来做这种维护。毕竟这项技术真要那么容易的话,早就被人研发出来了,也不知至今都是个世纪难题。听到这个问题,徐川笑了笑,诺诺嘴指向摆放在测试设备前面的磁极化子电磁护盾生成器,开口解释道:「能稳等离子体的只有磁场,这台的磁极化子电磁护盾生成器就是核心基础。它通过磁极化的电磁场来完成对等离子体场的牵引和控制,通过电子雪崩效应和磁单极场来完成核心工作。」闻言,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