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大秦五年计划之始(3/5)
募兵并行的体系……”赵泗开口说道。
“当然名义上还是役兵,但是薪奉口粮在五年之内要实现一定的突破,按照一个壮劳力一年所获净利一半发放,其次兵器铠甲衣物等……皆由官府下发,征员不必再带,五年以后,军队之内,衣服也好,铠甲武器也罢,务必要实现统一……”赵泗开始侃侃而谈。
军制改革是必须的,大秦目前的军制是最原始的役兵制。
和徭役差不多,没有工资,除了“士兵”以外,数量最多的低级兵种只配备武器,至于铠甲衣物?想想得了。
这年头当兵都是赔本买卖,不仅没有工资,来的时候身上没钱那过的要多惨有多惨。
这一点,黑夫的家书已有实证,无需多说。
“大秦兵役可不下百万……”王翦幽幽开口。
秦国的常备兵力放眼历朝历代都实属夸张,当然这也是因为大秦目前的军制是最原始的役兵制,募兵成本大部分被转嫁到了黔首头上,因此政府军费开销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但如果军制进行改革,募兵成本全部由政府承担,那每年的军费开支都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岭南六十万兵马,边疆如果加上赵泗的封国,也有五十万……再加上各地郡兵以及藩夷地带部署的兵力,总兵力得有一百五十万开外。
“一百多万兵役实际上有多少算是军人?藩边之地既耕既战……究竟是徭役还是兵役都说不清楚。”赵泗摇了摇头。
“拿岭南六十万兵马来说,这六十万兵马实际战斗力恐怕连二十万都没有,其中能算得上精兵的五万都够呛……拿起来武器是兵,放下来武器和农夫也没什么两样……”赵泗揉了揉眉心。
“实际上不仅岭南,各地边军皆是如此……”
这和大秦的国策有关系,六十万兵马听起来多罢了,实际上这是开扩兵团,武力征服是其次,主要目的是充实边疆生产建设,因此兵源素质普遍偏低。
尤其是岭南六十万兵马,水分大的离谱,其主要人员构成为赘婿,商贩,作奸犯科之辈,以及六国黔首……和长城兵团完全没有任何可比性。
真要是六十万精兵,岭南还用得着实行和辑百越政策?
当然,实际上如果以一个现代人的目光来看,长城兵团的战斗力也乏善可陈。
役兵制度下,不可能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精兵。
秦国战斗力强是因为其耕战制度确保了其下限比较高罢了。
真要说精兵,那大秦可称之为精兵的唯有咸阳的羽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