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纸张上的文明(三)(4/5)
其是《西游记》,我猴哥的Ip那可永远是老少皆宜的大热点! 】
“罗兄!天幕所说的可是你?”
罗贯中也是惊喜异常,他的小说不但流传到后世,居然还成为了四大名着!他这也算是另一种程度的名留青史了吧!
【不过造纸术带来的变革,在西方更加颠覆。
中国古代对他们认为的非‘关键’技术,是不会采取保密措施的,所以造纸术就这样从魏晋南北朝开始传播至朝鲜,越南,日本,印度,乃至全世界。
阿拉伯人在12-14世纪将造纸术传到了欧洲。
13世纪,意大利人在蒙地法诺建立了第一家批量化生产的纸厂。
14世纪至17世纪,欧洲开始了文艺复兴,此时中国正是明清两朝。】
背景音乐开始变得沉重起来,天幕上的女子说起话来也不再那样轻快。
天幕下的古人们也严肃起来,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但是……只有那么重要吗?
朱元璋:“……”
康熙:“……”
怎得,一提到明清就整这副死出是吧!
【欧洲没有纸张的时候只能用牛羊皮书写圣经,所以书籍只存在于教会,如果没有纸张的出现,降低了书写交流,乃至创作的成本,文艺复兴可能会推迟出现甚至不会出现!
而在纸张的支持下,彼得拉克创作出了《歌集》,但丁创作出《神曲》,薄伽丘创作出《十日谈》,马基雅维利创作出《君主论》,他们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解放了思想,为资本发展和大航海提供了支持。
十五世纪,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针对字母的全套印刷术,包括印刷机、油墨、金属活字,这使得书籍能够大量生产,知识传播开始变得极其容易。
这时期是中国的明朝,此时的明朝……已经开始实行八股取士了,人们思想被禁锢。
17-18世纪,在造纸厂和印刷术的支撑下,积累了大量财富的欧洲,开始了启蒙运动,他们崇尚理智和科学,反对君主**和宗教愚昧,强调天赋人权。
而随着民智和科学的发展,资本的推动,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这个时期是中国的清朝,为了控制思想,皇帝大肆实行文字狱,还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防止国外思潮涌入。】
秦朝
看着天幕上西方的学校里,学生学习着新知识,西方的工厂中,随着响声布匹飞速制成,还有那海上,钢铁制成的船在航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