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纸张上的文明(三)(2/5)
地了!”
如此一来,他清理起六国叛贼就更加容易了,只要多给他一些时间,不到五年,对大秦归心的秦吏就能够逐渐成长起来,到那时,就不需要再忧心自己死后大秦再次陷入战乱!
汉朝
看着如此便捷的雕版,刘彻不由得深吸一口冷气,这个雕版印刷是很好,但这个他现在是真的没法用啊!
步子迈的太大,那些贵族世家是真的会疯给他看的!
算了,慢慢来!慢慢来!
【除了雕版印刷外宋朝还出现了活字印刷,虽然大部分现代人都认为活字印刷在古代更先进,但因为各种原因,哪怕是到了清末,印书还是多以雕版印刷为主的。
不过,即使是雕版印刷术,也给古代带来了很大的改变。
造纸术和印刷术的碰撞,是一加一大于二大的。
隋朝灭亡后,唐朝继承了其三万七千卷书,再加上本朝的着作,最后达到了接近八万卷藏书。
北宋初期时藏书也在八万卷左右,不过很可惜真宗时皇宫失火,大部分的藏书都被烧毁,只剩下一些复印本存世,后来仁宗重建崇文院的时候,只剩下三万卷书了。
但与此同时,民间藏书也兴盛起来。
唐代的苏弁、韦述蓄书二万卷,宋代荣王赵宗绰的藏书七万多卷。明清时期,家中藏书达几万卷的人更是多以千计,甚至还有那些藏书多达几十万卷的家族。】
秦朝
听到这个数字,嬴政有些恍惚,“民间个人都能有几十万卷藏书……”
秦宫内珍藏的那些典籍,放在后世, 怕是连士人都能拥有的了……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坏事,若两千年下来, 人们还是用着竹简,穿着麻衣,万事万物与如今都没有差别,那么这样的后世,只会让他难以忍受!
【造纸和印刷的影响,除去使得书籍越来越多之外, 它还产生了一些有趣的影响。
我们之前说过,因为文字载体记载容量小,所以当时人们写字比较简练。
而文字载体记载容量变大之后,人们的书写也逐渐宽松起来,这使得白话也逐渐盛行,
而在语言的简化的同时,书写又开始有了韵律,格式的要求,大量惊艳的文章和诗词歌赋,也开始井喷,这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是王昌龄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的豪迈。
是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的自信自强。
是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