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五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3/4)
是不是前朝皇室的走狗?败类!”
在人群的哄闹声中,那名怀有自我思想的人被士兵拷走了,而见到那人的惨状后,剩余的人再也不敢提出自己的意见。他们心想只要不碰到脏水,现在官员让他们听什么,那就听什么。做什么,自然也就做什么。
待到官员排除了异己,人群不再躁动后,他开始了下一轮的演讲。官员说教会曾经调查过,大部分的流民都是些孤寡老人,人老了失去了劳动能力,年轻时又没有积蓄,最后落到以乞讨为生那也是正常的。但是教会偏要把这“正常”的现象变为不正常的现象,官员称,就是因为如此,教会才决定亲自来为众人存贮些积蓄,以防他们年老体衰后死在荒郊野外也没有人管。
而这就是今天的重头戏,官员向众人宣布道:“我们巴伦西亚自古以来就有一句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直接用粮食来赈灾并不是最妥善的做法,我们要的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从今天开始,每人每月上缴粮食,等你们老了后,教会将向所有缴纳过粮食的人发放双倍的粮食。而你们今天缴纳的教会将用去救济穷人,等穷人们吃饱了有力气耕种土地后,他们缴纳的就回报给你们。所有缴纳的人每个月都会获得一张粮票,集齐二十年的后,就可以凭票来领取粮食。”
这是个共赢的做法,众人听后都想要参与进其中。一来是可以救济穷人,二来也可以为他们的未来做好规划。随后所有人在柜台前排起了长队,可是当听到他们每个月需要缴纳的粮食数量后,其中一部分家境较为贫寒的人就畏缩不前了。
一名老人颤巍巍地走到了工作人员面前,他问是否可以少交一点,以后等到教会下发了就少拿一点。
可是老人的问话却换来了工作人员的否定,他说为了实现所有人都平等的理念,大家必须交同样的,拿同样的。可是老人家根本就交不起,如果非要他一家人参加的话,恐怕还没有熬到教会下发粮食,就已经要饿死了。随后老人又问,如果中间断交了那以后还有得拿吗?可工作人员却铁石心肠地回答他说断了就说明是自愿放弃。
老人听完只能作罢,可当他想要离开时,工作人员却叫停了他,他们说道:“老人家既然来了,就拿一根鱼竿走吧。”
老人原本以为是免费的,便想去拿一根,可是这时工作人员又说,鱼竿是收费的。为了体现教会那“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观念,所有到场的人员都必须买一根,这是爱国的体现。而不只是到场的人,以后巴伦西亚全境都会用上教会的鱼竿,老人今天不买,迟早也要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