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酬》(3/6)
友谊,常言道“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晚年时期的白居易和刘禹锡还能成为挚友,史上并不多见,互诉衷肠,欣赏彼此的才华横溢,感叹对方遭遇不平,为才命不相当的境遇鸣不平。两人在回京师洛阳的途中,经过当时的名城扬州,酒后白居易诗兴爆发,随即赠诗一首,刘禹锡瞬间感到知我心者非白居易莫属,随即作诗一首以示酬谢,学校教科书限于篇幅及考试的目的,只教学生学习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于整体理解这首诗,很有必要将白居易赠予的诗作一并解读,方能深刻领会此诗作的魅力。刘禹锡境遇波折源于朝廷的革新运动,革新运动向来是历朝历代必有的政治活动,但是部分改革运动造成的人事震荡往往非常激烈,伴随着残酷的政治倾轧,刘禹锡便是参加了革新运动付出沉重代价,不过由于不改革主导者,有幸避免的身死的遭遇,但也是被安排到边远地区长达二十三年,几乎把最好的年华荒废至小地方,这对才华横溢的刘禹锡来说,是莫大的心理折磨,当然,在小地方也是主政官员,还不至于沦落至为养家糊口而伤神,只是才思无法施展心中压抑郁闷,犹如白居易所言“二十三年折太多”。白居易也有被贬的经历,源于他自己“越职言事”,犯了官场上的大忌,在职场上,越级报告越过主管领导开展工作同样是大忌,这本来还不至于白居易被贬,自己的诗词被人断章取义的拿来评议为讽刺当朝执政者,朝廷只好将白居易踢到江西九江任职,于是有了名篇《琵琶行》。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首联“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是表达了相逢时开怀畅饮的画面,在歌妓盛行的大唐,饮酒作乐少不了艺妓的歌舞伴奏,以表达两人酒席上无拘无束的把酒言欢的场景,也暗示了彼此欣赏。颔联“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白居易盛赞刘禹锡在写诗方面可称“国手”,即表示其有登峰造极层次的才华,表达了白居易对刘禹锡才华极大的认可,然而却不得不面对“命不由人”的现实,为续写刘禹锡曲折的仕途作铺垫。颈联表达了朝廷官员风风光光,而满身才情的刘禹锡却沦落地方承受寂寞,长时间的地方经历蹉跎了最美好的年华,为刘禹锡打抱不平的同情之心跃然纸上,这里也有批评朝廷权贵的意味,批评他们罔顾人才难得,而自顾春风得意。尾联一语点出刘禹锡遭受不公正待遇的原因和过长时间,因为才气过高,遭受曲折倒也正常,然后刘禹锡却被埋没长达二十三年,这个曲折太重,为他的遭遇鸣不平的共情之心瞬间升华。然而埋没才华二十三之久,太久了,如此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