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轨道货车,何为第一生产力?(3/23)
“至于铁轨是何物,你们可以看看下一张图纸。”
鉴于冶造局目前的技术水平,制造真正意义上的科技产物是做不到的,刘协自己也不擅长工科方面的知识。
所以他退而求其次,研究铁路轨道,让特制的马车在上面行驶,以达成提高运载速度的目的,以后技术进步了再替换也不迟,反正轨道留着肯定是有用的。
嗯……有点梦回大清的那味儿了。
司马懿有些不敢相信地说道:“马车日行数百里?这、这怎么可能?”
骑马日行百里并不不稀奇,只要是骑兵中的老卒都能做到这一点,八百里加急最低要求就是日行百里。
可是马车日行百里就有点太不可思议了,这根本不是能做到的事情。
因为这代表着马车的速度将比水路还快!
水运的快慢与否取决于河道,在没有河流的地方根本没办法水运,这时候就需要动用大量人力开挖河渠,建立水路。
而陆路的快慢则完全取决于道路是否通畅与平整,两相比较之下,造路肯定要比挖河来得方便。
“不,这完全有可能实现。”
第2/2页)
和司马懿不同,诸葛亮敏锐地从这两份图纸中看出了端倪,这样的车轮搭配上这样的轨道,速度是非常惊人的。
“只不过……陛下想在我大汉境内铺设这样的轨道,那所要消耗的人力物力恐怕是个天文数字。”
“以我大汉目前的国力远远做不到。”
诸葛亮摇了摇头,虽然他觉得这马车和铁轨很不错,但铺设起来耗资太恐怖了。
刘协淡淡笑道:“朕并不是打算眼下就铺设铁轨,朕只不过将这个设想告诉你们罢了。”
“而朕之所以给伱们看这些,是想让你们进一步理解技术进步的重要性。”
“试想一下,假若这些铁轨在我大汉境内铺设完成,那如果我大汉某地发生天灾,但它将各地粮食和物资源源不断并且迅速送往受灾地,百姓又怎会恐慌?”
“若发生战事,后勤粮草的运输也不再那般艰难,军队也能更快前往支援。”
“此外各地商贸开展皆会便捷许多,南北两地的往来也会更密集,好处简直数不胜数。”
刘协说着伸出右手,紧紧攥成拳头,沉声说道:“这,便是技术的力量!”
刘协的一席话,简直为诸葛亮和司马懿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因为他们此前从没有这样的概念。
谁都知道技术重要,但他们对于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