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华夏古代科学家8(4/6)
徐光启忙于负责修订《历书》,无暇顾及去世后由他的门人陈子龙等人负责修订,于1639年刻板付印。全书由于分为12目60卷,共50余万字。
目中包括农本3卷,田制,农事,水利9卷。农器,树艺6卷,蚕桑,蚕桑广类2卷,种植4卷,牧养1卷,制造18卷。
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汉族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农政思想贯穿其中。
军事方面:“求精和责实”是徐光启军事思想的核心,他提出:“极求真材以备用,极造实用器械以备中外守战,极行选练精兵以保全胜,极造都城万年台也就是炮台,以为永无虞之计。
极遣使臣监护朝鲜以联外势”,徐光启特别注重火炮的制造,曾多方建议不断上疏,希望能引进火炮制造技术。徐光启还对火器在实践中的运用,对火器与城市防御,火器与攻城,火器与步,骑兵种的配合等各个方面部有所探求。
徐光启撰写的《选练百字诀》《选练条格》《练艺条格》《束伍条格》《形名条格》《火攻要略》《制火药法》等各种条令和法典是我国近代较早的一批条令和法典。
徐光启历史贡献与后世纪念:徐光启墓与碑文解析
徐光启,明朝时期的杰出科学家、农学家,他的一生充满了智慧与贡献,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学术遗产。他的历史贡献不仅体现在科学领域,更涉及农业、军事等多个方面,为明朝的繁荣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后人也通过各种方式纪念徐光启,其中包括他的墓地和碑文,这些都是对徐光启历史地位的肯定与传承。
一、徐光启的历史贡献
1. 科学领域
徐光启在科学领域的贡献尤为突出。他精通天文、历法、数学、测量等多个学科,为明朝的科学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主持编修了《崇祯历书》,这是一部集古代天文知识之大成的着作,对于推动中国天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徐光启还引入了西方科学方法和思想,促进了中西方科学的交流与融合。
2. 农业领域
作为一位农学家,徐光启对农业的发展也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广泛收集古代农业文献和民间经验,主编了《农政全书》,这是一部集古代农业科学之大成的巨着,对于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他还提出了许多创新的农业理念和方法,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耕作原则等,这些理念对后世的农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军事领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