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文人风骨(4/5)
交纳一定数量的钱粮,他们就会退去。一开始百姓想着虽然要交钱粮却也能活命,一直按时交了。但是马匪见那伙百姓如此老实,让百姓交纳的钱粮越来越多,甚至还让村子送一些姑娘给他们。
村子里不少青壮见马匪越来越过分,想要奋起反抗。但是很多村民觉得这伙马匪之前一直很守信用,拿了钱粮就没有杀人,认为只要答应马匪的条件,就能继续苟活,纷纷劝说那些青壮不要反抗。
辽国于大宋和那马匪有何区别?若是一味的妥协,只会让辽国气焰愈发猖獗。”
“诸位相公!”
顾廷烨转身看向大殿内的其他官员,说道:“你们的文人风骨安在?你们有没有想过,若是继续给了辽国增加岁币,天下百姓、士子会怎么看你们?你们想要遗臭万年么?”
“顾廷烨你放肆!”
太后拍案而起,冷冷道:“莫不是先帝说不能薄待你与顾家,伱就敢在哀家面前大放厥词了么?你说辽国是那马匪,岂不是说大宋是那村民?你说相公们赞同就要遗臭万年,哀家也赞同,是不是哀家也要遗臭万年。”
“母后息怒。”
赵宗全连忙起身,怒视顾廷烨喝道:“来人,顾廷烨大放厥词,触怒太后,将其拖下去重打三十大板。”
“臣知罪,甘愿受罚。”顾廷烨躬身一礼,跟着进来的禁军出去了。
太后深深的看了一眼赵宗全,哪里看不出赵宗全这是在保顾廷烨。
“母后,儿臣已经罚了他,您息怒。”赵宗全赔笑道。
“官家倒也不必罚的如此重。”
太后在重字上,加重了几分语气。
“他惹怒母后自然要严惩。”赵宗全说道。
“哼。”
太后冷哼一声坐了下来,说道:“诸位相公说说吧,这件事该如何决定?”
“太后,老臣还是认为岁币不能增加,应谴使拖延时间,同时往北方增兵。”韩章说道。
其余人则目光微垂,没有说话。
不说话也意味着他们赞同韩章的话。
事实上他们大多数人本就赞同韩章的话,即便没有顾廷烨刚刚那番话,他们也不会答应。
上次增币,民间就没少骂当时的几个相公是奸佞。
古代有个很有趣的现象,皇帝只要不做什么天怒人怨的事出来,百姓和那些读书人是不会骂皇帝的。
他们骂的都是那些大臣,说什么奸佞当道,未能劝阻皇帝。
他们可不想也被人骂成奸佞之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