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文人风骨(3/5)
拒绝,辽国无台可下,不管是为了报复,还是为了面子,都会出兵犯边。必然不会什么都不做就退兵的。”太后说道。
“臣也知道,不过可先拖延时间备战,辽国准备不足,久攻不下,必然会退兵。”韩章说道。
“哀家不懂打仗那些,但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道理哀家还是懂的。即便辽国久攻不下,会退兵。到时候损耗加上士卒抚恤,已经远超辽过索要之岁币。哀家的意思可以和辽国谈判,给点钱把辽国打发了,如此辽国有台阶可下,大宋也能把损失降到最少。”太后说道。
人群中的顾廷烨闻言差点没笑出声来。
这是国家大事,但是太后的思维却好似在管家理财一般。
太后说的不错,战争一起,哪怕辽国只是为了报复一下,大宋的花费都远超辽国索要的岁币。
难不成就因为这样就要给?
而且账是那样算的么?
一旦答应,以后年年都要给,从短期来看是省了,但从长期来看却是亏了。
韩章显然也想到了这些,反驳道:“太后娘娘此言差矣,国与国之间,并不是商贩做生意,岂能用亏赚来衡量?辽国狼子野心,一旦答应,必然助长辽国嚣张之气焰。”
“大相公是在说哀家和那些商贩一样,目光短浅了?”太后不悦道。
“臣不敢!”韩章连忙说道。
“哼!”太后冷哼一声说道:“先帝呕心沥血,才保持了边境数十年的和平。一旦战争轻启,以后边境将永无宁日,这些大相公想过吗?当初先帝忍辱负重,答应给辽国增加岁币,哀家记得大相公已经入仕了,虽然官职不高,哀家却也没看你上奏反对。莫不是大相公觉得先帝当初错了?”
“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当初情况和如今不同,岂能一概而论?”韩章说道。
当初先帝答应辽国增加岁币,他没有反对,一方面是他人微言轻,另一方面是他并不觉得先帝做的有错。
那时候大宋和西夏交战损兵折将,正在和谈。
辽国那时候陈兵边境,若是不答应,辽国真兴兵攻打北方边境,西夏也会乘机狮子大开口,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只会更大。
“虽然不可一概而论,但若是辽国恼怒之下,不退兵呢?哀家也不是怕辽国,只是如今新君刚刚继位,局势尚未稳定。本有内忧,如何还能添外患?”太后说道。
“太后娘娘。”
顾廷烨出列道:“臣听说北方常有马匪作乱,但是那些马匪并不会大肆杀戮百姓,只要百姓每個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