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新能源战略之争,路线之争(7/8)
了,干嘛去搞高科技?“李总,南山电池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我们还在调查之中。”“将来我们的磷酸铁锂技术更新之后,能量密度也是可以进一步的提高。”“至于补贴标准的事情,这个其实很好办,羊城要定那么高的标准,我们庐州没有必要完全照搬。”“到时候把标准调整为200公里就可以了。”“我相信其他城市在出台相关的补贴标准的时候,也肯定不会直接照搬羊城的标准的。”时俊辉简单的回答了一下李真的问题,然后立马又岔开了话题。他虽然是磷酸铁锂电池专家,但也是专家,就越是知道电池的能量密度要提高,其实没有那么简单。这里面涉及一系列的东西,没有一定的时间积累,是难以突破的。要是国轩高科跟安凯客车合作的电动公交车也要做成300公里续航里程的话,那么别说按照原本的计划在2010年推出了,就是再给他两年时间,也不一定搞得定。但是国轩高科肯定是不可能给他更多的时间的。现在时俊辉的主要任务是把公司的磷酸铁锂电池给实现大规模的量产。要不然一直都没有大规模量产经验,电池技术想要不断的提升也是很困难的。“南山电池现在是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一起在搞,你说这个电池技术,到底是哪一个发展路线会成功呢?”李真的这个问题,应该是许多人都想要知道答案的。但是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标准答案。也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给出一个让人满意的答案。到底什么技术路线的电池是最适合的?这个问题,哪怕是到了2023年,也是没有一个标准答案的。不过,时俊辉作为磷酸铁锂电池的技术专家,他肯定是会站在对自己最有利的角度去回答这个问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大部分的电池厂家都认为电动车上最适合的是磷酸铁锂电池,手机和电脑上最适合的是三元锂电池。”“一方面,磷酸铁锂电池的安全性更高,不容易起火爆炸。”“另外一方面,三元锂电池的成本远高于磷酸铁锂,生产难度也高很多。”“在手机和电池上使用三元锂电池,成本高一点也没有什么关系,毕竟电池很小。”“但是如果在电动车上使用,那么一台乘用车上的电池成本可能会直接去到二三十万以上。”“哪怕是有各种各样的补贴,这个成本也不是乘用车可以接受的。”时俊辉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