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这是哪一出?!(3/5)
。”高固特别点了出来。
楼令知道晋国旬氏以纺织作为家族核心产业,也知道他们在“临淄”有产业。
齐国本身就是纺织大国,他们要是能够阻止别人来分杯羹,一定会进行阻止的。
那么,旬氏能够在齐国的纺织市场占有份额,是他们的产品好吗?恐怕就是未必。
说到底还是齐国扛不住晋国,不得不允许旬氏来分杯羹。
其余列国也是相似的情况,他们本国具有核心产品,只是无力阻止外来竞争者。
“范氏的陶,赵氏的牧畜,韩氏的弓,旬氏的纺织,郤氏的粮食,魏氏的防具。我家该以什么为核心产品?纸张?铁器?”楼令突然间有些失神。
上面那些家族,他们的产品对于任何家族来说都不一定有竞争力,能够做大做强绝不是单纯依靠商品的质量,更多的是仰仗武力作为支撑。
楼氏可以有许许多多的拳头产品,然而楼令却是暂时不打算推出什么商品。
对于楼氏来讲,钱其实够用就好。
楼氏最为欠缺的是粮食,要命的是楼氏并非齐国,能够吸引来自带粮食的商贾,等于粮食不是想买就能够买到,更多需要的是自产自足。
“‘临淄’的繁华不在一个地方,想要领略需要走的地方很多。”
“每一天进出城池的人,不下于万计。”
“他们来自燕国,来自越国,来自秦国,来自百越。”
“我们不像宋国处在交通枢纽之地,能够有现在的成就,完全是依靠自身的努力。”
楼令也就安静听齐国贵族在自我感动。
那些话基本是实话。
以当前列国的分布,燕国是被东北边的国家,与燕国作为邻居的齐国一样是在东北方向的位置。
那么,齐国在这种方位,能够将商业发展起来,绝不能说是占了地理位置的便宜。
齐国确确实实是依靠人为的努力,才有了商业方面的发达,其中最为应该感谢的人,无疑就是管夷吾了。
楼令听到不少齐国贵族在鄙视宋国。
讲一个天大的实话,宋国目前的外部环境已经很不错。
更早期的时候,周公旦可是安排不少诸侯在盯着宋国,只能找到借口就将宋国这个殷商后裔之国给铲除掉了。
因为那种氛围,黑宋国就是属于政治正确,不少故事里面的宋人一定是最为愚蠢的代表,例如守株待兔。
宋国很清楚局势怎么样,他们好几代人进行了隐忍,可算是忍到了局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