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临阵倒戈(7/22)
不能够承认的,科学及求实家的思想本就是博采众长,取诸子百家之精华,而为自己所用。
董仲舒的某些思想虽然不怎么样,但总得来说还是很不错的,因为他吸取了董仲舒的思想又有什么呢?
看到了陈煜点头表示赞同的话语,董瑞突然之间松了一口气。
而后这一位先生便直接干脆利落的看着面前的陈煜说道:“当年的先祖同样是博采众长,取百家之精华融入儒家之内,所以才开创出来了董氏儒,如今先生能够博采众长,创造出来全新的思想,这乃是天地之间最大的幸事啊。”
“当年先祖曾经留下遗言,告诉我们,不可以成为新思想的阻碍,反而要成为新思想的助力,如今正是到了这样子做的时候。”
他微微躬身行礼:“我等便不再阻挠先生了,只是我等有一个请求。”
董瑞看着陈煜说道:“弟子拜读先生经典,或许算是半个求实家的弟子了,所以想要替先生为马前卒,去会一会前方所阻碍的人。”
“还请先生成全。”
啊?
饶是以陈煜都是被董瑞的话震惊了一下,他万万没有想到董瑞竟然是这样的人
当即有些无奈,又扶额的说道:“先生何必如此?”
他的本意是劝告董瑞,没有必要这样,但董瑞却开始装傻了,只是看着陈煜说道:“为新圣做马前卒,又有什么丢人的呢?”
“请先生成全。”
陈煜这才无可奈何的点头,说道:“既然如此,便劳烦先生了。”
京都
自陈煜一路前来的时候开始,每遇到一个人拦路,每一次辩论,便会迅速的传到长安,传到天下各地。
当人们听到陈煜与孟节等人辩论的时候,是激动和慨然的,当孟节等人落败的时候,众人都是有一种被掐住了脖子的感觉,但他们同时也为陈煜感到喜悦。
当陈煜与商鸣辩论的时候,寥寥几句便能够令这位法家当世大师低头,他们便觉着陈煜已经是走在了成为陈圣的道路上了。
今日依旧如此。
可当人们听到儒家现存的大家中,仅次于孔安、孔颖达的儒学大家、儒家中除了孔氏之外最大的世家“董氏”不仅没有与陈煜辩驳,更是直接临阵倒戈,帮助陈煜攻击一路上所遇到的儒家子弟的时候.
人们的脸上都带着一抹古怪的神色。
良久后,不知道谁感慨了一句。
“不愧是董氏。”
众人同时笑了一声。
贞观四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