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江南多烟雨(4/23)
建武十八年末,各地县乡选拔出来的学子们开始备战建武十九年的“州郡考试”,县乡考试与州郡考试之间的间隔并不算太远,大约是大半年左右。
这是大虞第一次施行考试,所以有许多的不足,但同样的,朝廷也在这一次的考试中吸取了不少经验教训,从而变得更加严谨。
建武十九年末,大虞第一次州郡考试结束了。
这一次所有考生都松了一口气——因为下一次的考试,也就是大虞朝考,在两年后——也就是建武二十一年的夏天。
关于这一点,最开始决定的时候,还有不少人反对,毕竟他们觉着这中间隔着的时间太长了。
但在皇帝以及众多令首的坚持下却依旧保留了这个时间。
第一,这些学子也需要时间继续精研。
第二,大虞的领土面积太过于广阔了,若是像这一次一样紧急考试,那么许多偏远州郡的学子无法赶到京都——毕竟这一次是要来京都考试的。
至于学费以及路费的问题,便不必担忧。
能前来京都考试的学子,都已经有了州郡功名,这功名已经可以让他们在当地为官吏了,一些趋炎附势的世家也好、商人也好,都会前去资助——甚至同族都会开始资助。
可以说,从他们考上州郡考之后,他们的人生就已经发生了改变,完全不必担忧学费以及路费以及生活的事情了。
而且沿途的驿站等,也是对这些学子免费开放的。
御书房中
张皖的神色不太好,他看着面前的陈潇,皱着眉说道:“遥游啊——是朕做的哪里不对了?”
“为何你一定要辞官呢?”
陈潇坐在张皖的面前,幽幽的叹了口气:“陛下,我实在是不喜欢官场的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我与陈樊先祖一样,喜欢寄情于山水之间,见天地浮游。”
“所以才请辞的。”
“而且——”
陈潇直接了当的看出来了张皖的担忧:“我父亲不会辞官——等到我父亲也要告老归乡的时候,我七弟会入朝为官的。”
“然后我儿子同样会入朝。”
“只是么、”
陈潇摸了摸自己的下巴:“那小子一心想要科举,说不得过个几年,他就参加科举,届时金榜题名,在这大殿之上被陛下点为魁首了。”
张皖这才放下心来,原来不是自己的行为触怒了陈氏,而是陈潇这条咸鱼不愿意再继续努力了。
他嗤笑一声,指着陈潇说道:“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