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江南多烟雨(3/23)
你的大秦没有能够万年——刘姓的大汉没有万世——我的大虞却是要万世永存了!”
建武十七年。
当新的旨意颁布了一年之后,在建武十七年的春夏之际,大虞第一次县乡科考开始了。
大虞境内所有的县乡统一开考,而从中央朝堂中派遣出去的“监考官”却是如同奔流的海水一样,他们中带着此次出考的试题——这些试题全都由朝廷印制署统一印制,出题人以及印制者如今全都被困居在一起。
不能外出、不能见人。
每个考官提前不知道是自己要出题。
被选为考官的人,会在一个最寻常不过的早朝,直接被带走。
且——在开考之前,会在四十九套试题中选择一套,谁都不知道选择的是哪一套。
以此来达到最为严格的保密。
陈潇坐在马车上晃晃悠悠的,脸上带着些许疲惫和不满。
他的身旁谢玄、王献之则是嘿嘿一笑。
“我说遥游啊,你这一张臭脸让别人看到了,还以为要怎么了呢。”
“陛下选择你为此次的监考官,难道不是一件好事么?”
“你都不知道,前几日宣布我是考官之一的时候,王氏门前的人都要挤不下了,都是来求情的。”
第2/2页)
陈潇冷哼一声:“他们倒是没敢来我这。”
谢玄撇了撇嘴:“他们倒是想去找你,但是镇国王府前可是他们能去的?有能耐且觉着你们陈氏应该会给面子的人,这世上应该还没出现吧?”
陈潇再次长叹一声。
“这当真不是一个好活啊。”
他按着额头:“幸好,我们只需要负责京都附近的几个州郡的监考,否则得有数年都在路上了吧?”
“希望这一次的事情,早些完成吧。”
建武十八年的科考在华夏的历史中也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毕竟这一年是华夏历史上第一次以考试为选拔官员的依据,而也正是这一年,大虞历史中涌现出来了不少才华横溢之辈,他们原本都是普通的百姓,但却因为“科考制度”,所以能够踏足朝堂。
天下英雄如过江之卿,这句话说的一点都不错。
大部分时候,并不是这世上的聪明人太少,而是因为他们没有“机会”跳跃出来,让人所看见。
科考制度给的便是这个机会。
一个可以从人群中跳跃出来的机会。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天子门生,谁不想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