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六章南越瓷器经典(2/3)
天球瓶所体现的一样,说明南越当时就已经具有很强的意识,是为了向伊斯国家出口而制造出此类产品的。
可见南越对作为输出用贸易陶瓷的青花瓷生产,相当重视。
仔细看着手中的青花双鸟纹盘,陈文哲确定它的生产年代是15世纪无疑。
不过,他通过对纹饰的研究,发现该器物的年代,可能较先前看到的有纪年铭的天球瓶更早,可能在1425年至1450年。
这里就要说一下15世纪南越的历史状况,1407年到1428年,南越被明永乐帝的军队占领,进入明政府的统治版图。
约从1418年开始,黎利等的反明活动激烈化。
1427年(明宣德二年)明军从越南撤退,1428年黎利建立黎朝(大越国)。
这样的政治、社会背景,对当时的窑业生产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还不能确定。谷礉
但很难想象,这是一个窑业生产可以稳步发展的时期。
黎朝于1431年(明宣德六年)与明政府建立邦交,1436年(黎朝太宗绍平三年)明英宗册封黎利(黎太祖)的儿子黎太宗,为安南国王,两国关系总算得以稳定。
黎朝进入某种程度的稳定之后,不足20年就生产出了大和八年铭天球瓶。
就作为主纹样的牡丹纹的表现形式而言,这件作品与托普卡比宫殿的天球瓶,大体上属于相同样式的同类器物。
这样的器物,其他地方也发现的有几個。
比如阿尔达比勒庙传世的牡丹纹瓶,也是其中之一。
其他还有霓虹大阪,好像也收藏了一件。
这种东西,当年应该是生产了不少的,比如眼前的四只大盘,其中有一件就是牡丹纹盘。
这一类的器物,较阿尔达比勒庙的,甚至较托普卡比宫殿的天球瓶一类的器物为早。
陈文哲也没想到,他就只是随意闲逛一下,就能发现极具代表性的南越瓷器经典。
而且一发现,还不是一件,而是六件。
不说天球瓶和多角瓶,只是这四件盘子,就很有代表性。
就算是那件不太起眼的青花双鱼纹盘,也很不简单。
这件15世纪的青花双鱼纹盘,口径38.5厘米,相比其他几件盘子,要稍微小点。
但是其制作工艺,应该是一脉相传。
这件青花大盘沿用了元青花瓷的鱼藻类纹饰,两条鲤鱼回绕式的构图和笔触、釉色,再加上内侧的唐草纹,这与大阪馆藏的双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