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整顿(2/3)
有一批觉悟比较高的同志,对金钱不甚看重,有自己的想法,热爱工厂,热爱国家。
通和地区各个工厂每年都是盈利的,合作社工厂就不说了,不盈利就无法分红,合作社那边自己当家做主,成立后王致远就没有操过心。
国营企业,每年也都是盈利的,除了如制药厂、医院、学校等少数不盈利机构外,其他工厂都是很赚钱的,每年贡献了很多的利润,这也是通和地区不缺钱的重要原因。
完全靠税收,搞建设都不够。国营企业的盈利是很可观,办学校、报销医疗、工资、福利,对利润的占比不是很大。
假设某国企有1万名工人,每月人平均工资55元,一年的工资也就660万,人也不是天天看病,学校的投资都是一次性的,教师工资由政府负责,福利也就相当于几个月的工资。
国营支出的大头还是上交机器折旧费,比如说通河县的汽车工厂,是从老大哥那边引进的,花费是3亿多人民币,每年折旧费(都是几千万。这钱肯定是要等盈利之后再上交,这上交的钱,还是用作以后购买新机器,是很有必要的。
不过根据提出的“四马分肥”,看一个分配关系,企业全年盈余按以下四方面分配:国家所得税占34.5%,福利费占15%,公积金占30%,资方红利占20.5%。
这是针对现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公私合营企业的分配方案,国营企业分配也差不多,不过税要低一点,上交多一点。所以王致远第一时间知道国营企业产品成本降低后,就给大家涨了工资,还准备发奖金。
现在想想陷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奖金挂帅”、“物质刺激”这样的经营管理模式,这就走上了另一条路上面去了。
还是要走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有“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
目前看来同一级工资中间,人们的劳动状态也是有几种不同的情况。
勉强干完活之后万事不操心的有,干活认真负责的有,还有干完活之后努力钻研技术的有,还有愿意不计酬劳加班加点干活的也有……
这就是除物质鼓励以外的问题了,肯定是有精神鼓励在其中的。
现在国家还很困难,国营工厂还能发挥更大的用处,一直在工厂混着可不行,目前正是需要大家努力的时候。
是时候对国营企业进行一次考核了,正好县里合作社工厂成立了不少,绝大多数人家里都是入股的,要将国营工厂里面不思进取的一些工人安排到合作社工厂去工作。
给国营工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