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战争的起步走向(2/6)
伏在环球集团内部的顶尖人物,祝他儿皇之的准备起了留学生计划。从皇帝的角度来讲,这也是一次完美的安插眼线的机会。
只不过在保守的大厅,朝廷内部,仍然有许多人认为贸然的接受环球集团的教育,很有可能会制造出一批不再忠于大清朝廷的人。有一些霸气自己已充当的官员甚至认为不应该派遣汉人前往环球集团进行学习,因为海宁本身就是一个汉人,他很有可能对光复大明江山很感兴趣。
坦白的讲,乾隆皇帝对这样的担忧,从来就没有放松过警惕,要不然他也不会费尽心机的安插那么多人进入环球集团的内部心甘情愿的为他们的战争所服务,但是现在他已经越来越意识到环球集团的强大之处,在对方仍然将自身视为盟友的情况之下,任何过于明显的怀疑和猜测都是不够明智的。所以既然他们得到了派遣留学生的邀请,那么无论如何都要表现出一种友好的态度来。
另外他认为大清朝廷当中,还是有很多人在乎国家根本的。从一些简单的反对意见当中就可以看出那些还没有被召集起来的留学生在出发之前就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担忧,相信他们回来之后一定会有更多人将注意力聚焦在他们身上,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还有人能够成功的造反,那么大清朝廷,说不定真的就已经到了行将就木的时候。
所以从乾隆皇帝的角度来讲,某些看起来危险的事情,实际上仍然是可以做的。唯一让人感到有些不太放心的是,那样的内部争斗会不会影响到大清帝国在海外贸易上的布局?如果最终错过了这次欧洲战争的时间段,说不定这一切美好的期望都将会化为泡影。
好在,以前与环球集团进行合作的那些项目,如今也已经多多少少的收到了一些回笼的资金。这个批次的移民也已经通过自己的农业生产和简单的工业水准,创造了越来越丰厚的赋税收入和关税收入。
现在的乾隆皇帝已经越来越后悔,在当初进行谈判的时候,就不应该给环球集团的关税开放那那么大的口子。那些被他免除掉的关税,如果转化为实际收入的话,将来逐步应付接下来好几年的战争。
不过但是从上个月汇总过来的情况来看,即便有些事情没有乐观到那种地步,接下来几年的战争应该也会在相对富裕的情况之下进行,目前唯一有所影响的是,对于一个辽阔的大陆国家来说,环球集团所擅长的海上运输并不能很好的帮助大清帝国解决后勤问题。
但乾隆皇帝也已经对此非常满足了。虽然平准战争还将继续下去,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未来的几年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