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卑鄙的友情(2/6)
。但这些情况,且不论那些大清的官员们是否知晓,就算知道,他们也不会仅凭对方不是传教士,这一点就给予放行,因为所有外国人在他们眼里都是值得担忧的对象。
所以,虽然大清朝廷已经和环球集团进行了合作,在海外事务这一块,他们也只是将对外贸易这一块全权承包给环球集团进行运作。这在本质上其实根本算不上是一种对外开放的格局,而在形式上,它更是在对外交往的过程当中另设了一层试图保护自身的屏障。
至于涉及到内地交往的任何事件,他们也只许这个屏障可以自由的进行,而且这个自由也只是名义上的乾隆皇帝,不可能完全放心他们在自己的腹地胡作非为,因此各种监视和检查也是从来就没有少过的。
不过,因为现在的平准战争还没有彻底结束,双方的关系还得继续维持着表面上的和睦,所以这些检查和监督都进行的相当客气。但依照现在战场上的态势来看,这样的局面恐怕维持不了几年了。大清帝国完全没有理由在中亚的战争当中败北,一旦环球集团对乾隆皇帝失去了意义,那么双方的决裂也将很有可能会迅速开始。
到那个时候,不要说是学术考察这样的借口了,恐怕就算是能够给朝廷带来大量利益的经济往来也会受到巨大的削弱。
而且就算是现在,学术考察这样的口子,也只对拥有华夏血脉,或者东亚文化圈子里的集团员工才会进行一部分的开放。
而且,这样一个口子也是建立在乾隆皇帝好大喜功的基础之上的。
大中华文化圈子的学术交往,自然是以华夏传统的儒学为核心内容的。所以他们基本都是以朝圣的姿态来到大清境内的,这自然就跟万国来潮那种事在形式上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了。甚至这种学术领域内的万国来朝,更容易让统治者产生一种文化优越感。
可是西方的那些学术怪他们能够带来的东西,根本就和这一形式的文化优越感毫不相干,所以他们干脆就是不被允许进入大清境内搞什么学术考察的。
布封当然不知道,他现在所惋惜的东西,竟然有着如此深厚而复杂的背景原因。
然而对于阿桂来说,情况就已经稍有不同。
他虽然是八旗子弟,但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中等层次的家族而已。因此他们虽然能够见到高层人物,并近距离的领略他们的施政逻辑,但同时也比较接近,底层的觉罗甚至百姓。再加上近些年来,他一直在外奔波,更是将东南亚的那些情况尽收眼底。远离朝廷核心地带的两广地区,究竟是如何对待朝廷政令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