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009(2/7)
欢徐子寰,只不过她写的这些没有任何东西支撑,犹如纸上谈兵、空说大话,也是给她排在了最后。
她写的虽然一针见血,但不符合规则,他们这么做并无过错。
赵景佑从相里寒那里得知徐子寰只写了区区两行字,便看了她的卷子,又找来一甲的三名,是杨国公之子杨素愠、寒门之子刘志、中书令相里寒之子相里临风。
圣上想见见殿试一甲还可以理解,但是为什么还要见徐子寰?
四个人都在殿外等候,杨素愠高傲的仰着头站在最前面,刘志第一次来到皇宫,第一次看见养心殿,整个人呆呆的,小心的低着头,不敢到处乱看。
徐家和相里两家交好,他们从小便认识,跟亲兄妹似的,徐子寰和相里临风闲来无事,在后面闲谈。
“阿朝,我爹跟我说了,你是倒数第一。”
“哦,意料之中。”
“你不会是在卷子上写了腌臜之语,骂了人吧!”徐子寰脾气差、没规矩,能做出这种事情不奇怪。
可徐子寰是整个国子监成绩最好的,就算是破口大骂都一定有她的道理,别说是倒数第一了,就是排第二他都觉得不可思议。
杨素愠不在国子监读书,自然也用不着跟他比,徐子寰和相里临风在国子监常年排在前两名,准确的来说一直都是徐子寰第一、相里临风第二。
别说是相里临风了,就是长安的所有有学问的郎君都不敢相信这样的结果。
徐子寰只是微微摇头,轻飘飘一句这个命题我写不出来。
随后,他们被带进大殿,赵景佑询问她,她才说写不出这个命题的原因。
“我无法把天下的‘平’写下来,成为我纸上吸引诸位的精彩文字。而谁又能准确的解读“平”又能对答呢?”
杨素愠不屑一顾,向赵景佑示意自己有见解,得到他的肯定才开口“所谓公平,如吕不韦所说甘露时雨,不私一物;万民之主,不阿一人。所谓太平便是社会兴盛安定。”
“天下真的会太平吗?真的会公平吗?世子说的对,但小女所愿极小,男婚女嫁,两情相悦为平;生命同等重要,人无贵贱为平;无主仆之分为平;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为平……到底何为平?平与不平都在百姓的生活中,在诸位的作为里,不在纸上。此题宏伟壮大,小女写不出。”
之后一个时辰,都是徐子寰和杨素愠的针锋相对、相互辩论的时间,双方争吵不休,临风插不进嘴,只静静地听着,刘志则觉得两人辩论十分有趣,认真琢磨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