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晋国制度(1/3)
早在两个月前吴航便料到此次晋国会有一番大的动乱,建议皇帝出兵,李思明以及于兼没有同意,吴航为此事愤愤不已。
如今在想趁机出兵,只怕是晋国动乱已平,没有那么好的事情了。
李思明听完吴航所说,便也就作罢,如今李思明心里也不想出兵。
经过这两年的发展,吴国实力得到了不小的提升,国库也充裕了不少,此事吴晋还是联盟,他也不想贸然出兵。
主和派的首脑便是于兼
而晋国在皇帝以及太子的大力支持下,四个月的时间便已经颇具成效。
在这场变革当中,三公全部都加入了进来
夏天身为御史大夫本就是以清廉爱民著称,听到这科举制度对民有利起初觉得好奇,便加入了进来,后来不自觉的便把自己当成了革新派的一员。
而大将军仝全忠也成功的被卓从义拉上了台,起初是被迫最后知道了军改的好处之后也是一个劲儿的拉拢了不少的将领。
丞相穆云也是如此,自己本来就是皇帝的亲家,虽然汉王妃,也就是自己的女儿已经死了,但是毕竟还有自己的外孙,终究是与皇家一体的。
在加入了革新派之后也是被这项举措给震惊到了,最终也成为了革新派的一员。
御史中丞马子期,永昌侯顾定亦是如此。
就连东宫一向不问事世的荀谈也过问了此事,虽然没有张扬,但是在裴子陵的军改制度上出了很大的力。
可以说,此次军改乃是荀谈以及裴子陵共同的成果。
而荀谈也是深深的被严澄这种作为所折服,不停感慨
“百年后,严先生的作为必定会被后世以浓重的一笔写进史书当中。
以一人之身为后世千万读书人开辟光明大道,真乃圣人也。”
经过五个月的群策群力,中央朝廷的官员制度以及负责事务全部经过了变动。
晋国至此开始实行三省六部九寺一台的管理制度
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中书省负责诏令起草工作
门下省负责对诏令的审议与封驳,即拥有封还皇帝诏书和驳回臣下章奏的权力。
尚书省是晋国最高的行政机构
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每部之下又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
其中官位虽然相当,但也有上三部,下三部一说
吏,兵,户为上三部
工,刑,礼为下三部
太常、光禄、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