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人工智能诞生1(比较硬核)(3/6)
都是靠着系统内的算法程序实现的。
因为系统就是一个大宝库,里面有非常多可以利用的程序代码。
这几天时间,对程成教授和胡源教授来说,三观都快破碎了。
他们亲眼看见陆晓在短短几天内,从项目一无所有,到讨论出设计方向,获得一些内部资料,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
神经元的程序设计就是陆晓获得的神秘资料,也许是来自海外,或者国内其他实验室。
两位教授私底下猜测,应该是j方的秘密基地提供。
随后陆晓靠着脑电波输入,快速地完成了方案设计内最难的“层级”“网络”两项设计。
今天是项目开启后的第五天,陆晓准备进行第一次测试。
没有大规模实验人工智能,而是利用了蓉城那边陆晓购买的一台服务器,作为最基础的神经元搭建。
蓉城那台服务器,就相当于人工智能的生命,如果那边关机,或者断电,人工智能的生命就结束了。
那部分相当于不可逆、不可修改、不可删除的神经元。
也是这个人工智能的情绪、思想、性格诞生的地方,就像是养一个孩子,结果让这个孩子看到了某些事情,这些事情对孩子影响很大,甚至会导致孩子成人后一些行为。
比如某些罪犯,就是小时候经历过一些特别的事。
当孩子养歪了以后,没办法删除孩子的记忆,除非杀掉它。
这也是人工智能最恐怖的地方,根据陆晓现在想出的技术路线,一旦真的制造出人工智能,唯一控制人工智能的办法,就是在硬件上毁灭。
没有什么科幻电影里,在人工智能程序当中设置三原则,不可伤害人类之类的规则。
第二部分,自然是负责储存信息,计算等等的神经元,现在陆晓调用了大概一百万台云服务普通计算机贡献的资源。
不是不想调用更多,而是蓉城的基础服务器限制了规模。
假如用神威太湖超算作为人工智能的基础服务器,也许能支撑几千万几亿台设备。
最后的“网络”极为重要,是陆晓魔改系统并联网络,让无数神经元连接的技术。
见陆晓把头上的无数脑电波接收设备取下,程成眼皮一跳,惊讶道:“陆晓,你完成设计了?”
陆晓凝重的点点头,说实话,他也不知道待会会发生什么。
为了防止意外,陆晓从软件层面设置,将100万台设备和他的服务器单独并联,没有影响外部网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