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卿实乃大才!(2/4)
虽然还没真正当官。
但是
谢邀,人在大明,站在皇宫,正跟皇帝跟朝中大佬侃侃而谈。
这不比当官更六?
朱佑樘眼里露出愕然之色,底下的大臣也面面相觑。
你自己向朝廷提的建议,大家伙儿坐在这儿听你东拉西扯的说了一堆,结果你来一句,伱对自己的建议不建议?
深吸了口气,弘治皇帝尽量语气平和的问道:“卿这话是何意?”
“学生的意思是,不实行夷人科举优待,而是对那些有夷人存在的偏远地区实行科举优待。”
“比如两广,云贵这等地域,这些地方地处偏远,又有许多夷人聚集。”
朱佑樘沉吟一会儿,微微颔首道:“卿的意思朕知晓,无非是换个名目,以此避免那等附会籍贯之事发生,但这些地方并非全是夷人,哪怕是西南这等夷人最多的地域,汉人也占了十之六七,像东南之地,更是十之**。”
论读书夷人肯定比不上汉人,这就像外国人学中文肯定不如华夏人一样。
到时候这个政策颁布下去,那些读书人指定欢呼雀跃,但夷人估计沾不到什么光。
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
说实话,若只是夷人享受科举优待还好,起码朱佑樘可以接受,因为那所谓的科举优待其实力度并不大。
只要文章语义通顺,没有偏题,没有错别字,就可录为童生,录为秀才。
换句话来说,只要你读书,读四书五经,然后会写文章,就基本上能中。
而这种优待也只到秀才这一级,到了举人,贡生这等级别就还跟以前一样。
按照国朝规定,秀才可免自己家中的赋税徭役,可夷人们的赋税免不免的都差不多。
因为朝廷几乎是收不上他们的税,七八成的夷人都没有户籍,怎么收?
所以爱出多少秀才,就出多少秀才。
何况你又能出多少?
别看录取的标准极低,但对于夷人们来说,这仍然是件极难的事情,毕竟里头有许多人连汉话都说不利索,更别说认字。
因此只开放夷人,朱佑樘这个大明皇帝是可以接受的,但若是按照地域来实行科举优待,那可就不止是夷人,连汉人也会包罗进去。
这些地区的赋税都是靠这些汉人百姓,等到政策实行,到那时这些省份岂不是家家都有秀才,那不是连税都收不上来了?
虽然一年也收不上多少税。
面对皇帝的顾虑,夏源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