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有路必有宝马车(3/4)
中的含义。
最关键的是,把后一句换成“有路必有宝马车”之后,正正的契合了帕杰罗越野车的特点——越野性能好,只要有路的地方都能去!
何雪莉笑道,“老板,干脆以后你给我们出文案算了,还能省下一笔钱。每年花在广告宣传这块,全集团的支出过千万了。”
“这个钱不能省。”姚远笑着摆手,“就以这句话为主题,策划一轮宣传,在全国各大城市、各大矿区轰炸式宣传。电视广告方面,以这个主题拍摄一支短片,在央台、省台、市台反复宣传。”
姚远下定决心第一招就出重拳,不让丰田汽车有反应的时间。
在历史上,丰田汽车要到2000年才会和一汽合资建厂,几个主力车型正式入华生产,这一辈子在姚远的影响下,他们无疑大大提前了入华建厂生产的时间。姚远甚至猜测,丰田汽车不是不想建合资厂,而是嫌弃地方国企三旗公司的体量太小。
事实也是如此,三旗公司没有实力与丰田汽车进行合资建厂。
肖家炳说,“这样一来,产量就要全力提升了,短期内很难实现。”
姚远邪邪一笑,说,“包销的十二万台也利用起来,把车架序列码、发动机序列码、生产名牌、车标,全部换成宝马汽车的。”
肖家炳顿时傻眼了,正在记录的何雪莉停下笔,吃惊地看着姚远。
“这,这么做,会不会引起知识产权方面的纠纷”肖家炳是非常意外的,在他眼里,姚远是非常注重知识产权的人,重视到在总部集团成立知识产权部来统揽负责这方面的事务。
姚远说,“包销合同里写得很清楚,三菱汽车负责送货到岸,我们按照合同结算,至于车卖给谁、怎样卖,那是我们的事情。我们拆散了卖散件也没问题。我们组装的车用我们自己的品牌,这个在组装生产合同里也写得很清楚。哪来纠纷”
何雪莉彻底服气了,“还能这么干”
“国内没有任何一部法律或者任何一个发条不允许这么做。”姚远摊手说。
肖家炳也服了,他甚至怀疑当初姚远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了今天的局面,决定采取这样一种“钻空子”的办法来提高产能。
三菱汽车其实也是个比较奇葩的日本企业,他们似乎从来都没有重视过华夏市场,他们是最早一批进入华夏市场的车企,但却是混得最惨的一个车企,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不过,三菱的发动机撑起了自主品牌汽车的整个初期发展阶段,这是客观事实,因为只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