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胡无人,汉道昌(4/6)
,某多少年就想买点中原典籍,可要么没有,有也贵如黄金,若是郡公能替我们补全,也是大公德一件啊!”
“可有人能记述?”张昭转身问道。
“某来,某来!”郭广成赶跑了过来,手里拿着一支惨不忍睹的毛笔。
这是用一根树枝被掏空,然后不知道接上的什么毛发。
墨则是黑漆漆的一团,不过品质不咋地,但看起来还是正规的模,想来西域松烟应该还是不错的。
“郡公,这笔毛可是某的百日胎发制成,今日终于能派上大用场了!”
郭广成满脸的激动,在他看来,用自己的胎发续写断了上百年千字文,是一件极为有面子的事情。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张昭开始背诵了起来,这首千字文,是从小就会背诵的。
那时候他太姥爷还在世,老头是个前清的童生,年纪轻轻就过了县试。
不过没等到考中秀才,大清朝就把科举给停了,于是只能在乡下当了个赤脚医生顺带教几个小童发蒙。
当年太姥爷在**个重外孙、外孙女中,最喜欢的就是张昭,因为张昭愿意跟着他背百家姓和千字文等。
幼年的张昭跟母亲关系有些疏远,但却跟太姥爷和姥爷的关系特别好。
好在他穿越时这两位已经去世好多年了,不然还不知道他们会伤心成什么样。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张昭继续背诵着,不知道怎么的,原本已经在他脑海中模糊了很多的后世画面,突然间变得是那么的清晰,几点眼泪,很自然地从张昭的眼中滑落了下来。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另一个声音跟着张昭念了起来,郭玄礼轻轻打着节拍,跟张昭一起用字正腔圆的长安雅音颂唱了起来。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坐朝问道,垂拱平章。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一体,率宾归王。”
郭广胜,郭广成兄弟以及那个穿着景教罩袍的年轻郭家子弟,也开始跟着唱和,特别是这几句,臣服羌戎与率宾归王,简直不要太戳中众人的泪点。
***学中的气氛突然变得哀伤而肃穆,所有人的血脉就像是被短短的千字文给唤醒了一样。
不管是上过族学的郭家人,还是只听别人念叨过并不识字的马鹞子等人,眼睛中都闪出了闪亮的光芒,这是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