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四十三章 八识种道因(3/4)
一个限量。而且每一次的观察,都会发生变化,每一次的变化,又会推翻之前发现的‘真相’。
所以,在我佛家之中,还有第七和第八识。”
“哪个七八识?”石放追问道。
“第七识,叫做恒识,梵语为莫那,它是意识的根本,其本质,是恒审思量,永远在观察前面的六种认识。
它是生命取了第八识的分别之心,从其中生起了一个‘我’的概念,一个自我的意识,所以‘恒识’又被称为‘我识’。
这个‘我识’,基本上是一种自我的执着在起作用,它能感到前面的六种识,并由此而形成一切烦恼的根本。
这种我执的具体表现就是:
因为‘我’的具体生命,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所思想所经验的东西,都是有剩余的,这种剩余,以种子的形式,藏于第八识之中。
‘我识’在下意识层面执取了这些种子,并以为这就是‘我’。
而实际上,这些记忆的种子,都是从没有开端的时间以来,前灭后生、非常非断的作用。
《金刚经》中,有三句最重要的话:“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生命里一切,本来是无常的,而这个‘我’识,以这样虚妄的东西为我,因此,就会生起贪婪、嗔恨、痴迷、傲慢、怀疑等种种烦恼。
‘我识’,属于潜意识的范围,它本身并不造作善和恶的行为,但因它执着于自我,所以就成为一切众生自私自利的根源。
因为它有一种‘除我之外,舍我其谁’的傲慢。”
“那么请问,这个‘我识’,所执着的‘我’,到底是什么呢?”石放问道。
“这就是最后一个识,叫做藏世识,梵语叫做阿赖耶识。
因为它含了能藏、所藏、执藏三义,它是一切善恶种子所寄托的根本所在。
藏识,是本性与妄心的和合体。由无明而起(前文有对无明的解释)。
无明而起的妄想概念称为藏识的见解,再因这妄想的概念,而幻现一种对象的境界,称为藏识的外相表现。
一切生命,每一个起心动念,或是语言行为,都会造成一个业种,这种子在未受报前,都藏在‘藏识’之中,所以此识,有能‘藏’的含义。
它可以包容一切,它没有好坏善恶的区分,但是它包含着一切能成为好坏善恶的初心。
前面七识的作用,能聚会这些因缘,而第八藏识,是前七识的因缘常期的积累熏染出的习气所聚集的地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