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陶陵失(1/4)
太子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他在空旷的书房里来回踱步,极度扬起袖子想跟永清比划什么,却仍说不出口。
东宫书房的陈设桌椅,连带着格架俱是用竹质的,帘幔角帐都是青纱,只有临窗的地方换上了稍微厚一些的绀青缎,干净得不染纤尘,倒生出了十分的萧索空寂,这座房间好似一片深冬里埋在雪底的枯叶般。太子的脚步声便被放得愈大,甚至还有隐约的回声。
“三哥有什么便直说吧,”她发觉太子从蜀中回来,竟变得愈发瞻前顾后了起来,“如今常乐折返回太子妃寝殿抓兔子去了,想来不时她又要替赵昭仪来做说客,三哥如今越发谨慎,到时候恐怕也不难以开口支开她吧。”
太子在一个雪竹花樽前停下了脚步,里头插着几朵宝珠重瓣山茶,这种花又叫撕破美人面,一半淡粉皎皎,一半茜红欲滴,向来只登富贵之堂,如今供在太子这寒酸书房里,倒有些格格不入。
他望着那山茶花,凝眉道:“常乐去找慧卿做什么罢了罢了,”他又摇了摇头,转过身,“此事也只得五妹一个人晓得好。”
太子望着永清:“五妹想必晓得,父皇遣我蜀中剿匪,乃至在蜀陇实行均输,皆是为了给北线匀出军饷,毕竟皇后殿下十分不支持此事。当然,父皇强留五妹在燕阙,也是为了此事。”
永清先前曾经一度担心,皇帝被军饷逼迫,最后要拿她和蘧皇后玉石俱焚。
但后来,许长歌的书信以及前线的捷报让她暂且放下心来。
一方面,前线的境况确实军需不足,另一方面,如果真的大局崩盘,皇帝必定会拿永清开刀,和蘧皇后谈判。因而,许长歌向皇帝进言了一个非常铤而走险的办法。
以战养战。
云中十五城,原先是大燕的云中郡,后来西羌征伐不断又会逢连年旱涝,国库入不敷出,被迫撤兵休养,北边的戎部便趁机占据了这些城池,因而大燕与西域的商路便彻底阻绝,由番商转卖的货物价格水涨船高,更要命的是,失去了商旅通关的税金,财政愈发绵软无力。
许长歌,先拿着最充足的军需物资打掉了云中地区最南边的陶陵城,再整合该城的物资守备去攻打毗邻的城市。
稍微脑子正常的人都会看出来这种打法非常的风险,即便收益极为可观,皇帝亦然。因而许长歌先斩后奏,打了两座城,连带着捷报一起送到皇帝案上,并且告诉他已经没有钱粮可供保守常规的战略了,软硬兼施,逼得皇帝最后点头。
永清一想到此事,思绪顿时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