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媾火汇”之一(2/4)
会”等仪式中,充分折射盘龙人对待“拜身”的种种行为,其实是对始祖母崇拜的一种延伸。
“拜身”是一种崇拜,是一种文化。千百年以来,盘龙族逐步发现,愉悦、快乐的“拜身”有助于维护夫妻之间的感情,有助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友善,有助于身体健康、延年益寿,有助于加深对始祖母敬仰崇拜之情,从而达到族群凝聚、团结、稳定的目的。于是,经过几千年的沉淀和总结,发展盘龙族独有的《拜身术》《龙女经》《蒸笼笈》等专门指导盘龙人如何达到更好地愉悦“拜身”的书籍。特别是《蒸笼笈》是盘龙族最系统地从性别,一年四季和年龄层次等多方面解释“拜身”与长寿的关系;传授如何得到愉悦拜身的技巧等等。盘龙人满十六周岁后都要系统学习,并掌握其中的技能。这也是盘龙人长寿的其中一个秘诀,此秘诀一律不外传,否则将受到严厉的惩罚。
“拜身”不单单给身体带来愉悦,是族群繁衍的重要行为,是稳定和凝聚族群的一种润滑剂,是华夏阴阳学说的一次升华,上升为崇高的宗教崇拜、文化文明、行为准则和思维方式。
“媾火汇”是一项巨大的祭祀活动,主场在龙母坛,分场有二十四个之多;其中又分为十二个“外媾队”和十二个“内媾队”。
首先,“外媾队”的十二分场分布在十个司部和盘王府的四相中的执场、水田、菜园、果园、猎场、石场、碳窑、铁厂、兵器作坊、家禽养殖场等等。每一个分场约一百多人,包括歌手、乐手、鼓手、帮手和十二对“日月”。“日月”代表阴阳,“日”为阳,阴为“月”,是每个媾队的中心,均由十二姓氏精心挑出来的龙兄龙妹担任,年龄在十八至三十岁之间;龙兄要求英俊、帅气、身材高大、健壮;龙妹则要求清秀美丽、身材高挑。“日月”全身穿戴绿色的萱草衣,象征茂盛的植物和茁壮的庄稼。
其次“内媾队”也分成十二个分场,分布在全峒的十二个姓氏的大石牌前,每一个分场由一个姓氏的乐手、鼓手和“日月”组成。各个石牌前搭起两座六尺见方,三尺来高的木台,第一个木台叫“鸳鸯龙”;上面敬奉着两个如人一般高的模具,一个是雄伟的龙根,另一个是花朵般的阴花。两具模具旁分别趴着两匹威武雄壮的雌雄獒龙。
另一个木台叫“生肖配”,矗立着一对缠绵的动物模型。十二个姓氏按本姓氏对应的十二生肖进行敬奉和膜拜。如盘姓对应的生肖是龙,木台上就是两条相缠的雌雄龙的形状。
“内媾队”的“日月”萱草衣则以各氏族服饰的颜色为基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