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来,让我们一起揭开他们的面具(1/6)
网络时代打嘴仗,不管从任何方面说都是个技术专业性很强的事情。这个时代的网民是真的见多识广。如何能给对方造成最大程度的伤害,还要不逾线,就很考验人抓重点跟痛处的能力。恰好这方面豆豆的粉丝们是真的在行。哪怕最初不擅长,跟豆豆斗智斗勇这么久,也能大概学习到这套技能。都一年时间了,豆豆的粉丝都已经被提纯过无数次了。智商跟认知跟不上节奏的,早就已经成为路人分道扬镳了。哪怕是豆豆的黑粉,认知可以偏激,但智商一定是在线的。所以痛处是什么?自然是诺贝尔奖的公信力了。更具体的则是以往老的国际科学类大奖评审规则是否公平,是否适应时代嘛!至于怎么破?那自然是挑错了!或者说翻旧账。要说一个运营了百年的科学类大奖,要说其中完全没有错漏、遗憾跟失误自然是不可能的。就好像瑞典科学院文章中说的那样,只要是人就肯定会犯错,人类最可贵的精神之一,就是能否坦然接受错误,并让纠错机制能够顺畅的运行。但网上吵架可不会管这么多。错了就是错了,既然你要坦然接受错误,那就得老老实实听着各种质疑。豆豆粉丝鸡贼的地方在于,跑别人的地盘上去贴豆豆一条条回应的时候,绝口不提今年克拉福德奖的问题。比如贴上德语的时候,粉丝们会大谈特谈著名的德国科学家阿诺·索末菲尔。这位大佬当年也是量子物理学的先驱之一,对原子结构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啥他的学生都能拿奖,他没法拿奖?是不是当年得罪瑞典人了?法语贴图下面则会大声高呼请还亨利·贝克勒尔一個奖项!诸如此类的还有尼古拉·特斯拉、丽泽·迈特纳……甚至爱因斯坦都差点没能拿到,还敢说没有猫腻。至于到了俄语区,那就有更多说头了。当年多厉害的老大哥啊,跟对面分庭抗礼那么多年,抛开文学、社科方面的奖项,自然科学领域才拿到20多个诺贝尔奖。这真能公平反应当时科学家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我们都不信,你们信不?所以凭啥还要用老一套既然不公平又不能公开的评审方法?!显然,豆豆的思路很明确,激起的就是新生代对评审权威的反抗。豆豆的算法原理解析之后,用文字来描述就是,人在成为权威之前,最有成就感的事情之一就是能成功的质疑权威。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